□本报记者 石小宏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如何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韩媛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们对睡眠还存在不少误区,要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需有科学的睡眠知识,走出睡眠的误区。
8小时睡眠没有科学依据
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只要白天精力旺盛就表明睡眠充足。所谓的8小时睡眠时间并没有科学依据。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受年龄、生活方式、季节等因素影响,一般2岁幼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在12小时以上,10岁儿童一天的睡眠时间是10小时,20-50岁的成人则是6.5-7.5小时,60岁以后睡眠时间逐渐缩短,70岁老人平均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白天过于忙碌,睡眠不足的状况持续存在时,睡眠需要更长的时间,而通常秋冬季睡眠较春夏季睡眠多。
自然的入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最新研究表明,在每个人习惯的入睡时刻前2-4小时是一天中最难以入睡的时刻。人们常常担心第二天不能早起便早早上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最终入睡时刻比平时还迟,正确的做法是——离开床,使自己放松,等有了睡意后再上床。
午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人们常说“早睡早起”,其实不然。不是早睡决定早起,相反是早起才能早睡。起床后沐浴太阳光,会重启体内的生物钟,使睡意在光照15-16小时后出现。
如果要午睡,最好在下午3点前睡20-30分钟。一般认为午睡会使晚上的睡眠质量下降。但最新研究表明,在午饭后到下午3点前这段时间里,认真地睡上不超过30分钟的短觉,不仅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而且可以解除白天的困乏,但30分钟以上的午觉,使身体和脑均陷于睡眠状态,睡醒时会感到头脑不清醒。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尤其在清晨或晚上接近睡觉时间前。不过,专家警告人们在睡前甚至即将睡觉的3小时前,都应避免剧烈运动。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会接收到一个警示讯号,会提高身体的温度。而升高的温度可在运动后5-6小时下降,当体温下降以后,睡意随即来临。
对于那些睡眠浅的人,最好迟睡早起。因为熟睡感会因躺在床上的时间过长而下降。在床上躺的时间过长不仅不必要,反而会使睡眠变浅,增加夜间的中途觉醒。这种状态时不如晚睡早起,减少躺在床上的时间,增加熟睡感。
用酒来催眠会恶化睡眠质量
不少人喜欢以睡前饮酒的方式帮助睡眠,殊不知这种以酒代替催眠药的方式会恶化睡眠质量。以酒代替催眠药虽然对入睡有帮助,但会使后半夜的睡眠变浅并增加觉醒的次数,恶化睡眠质量。用于代替催眠药的饮酒,比一般的饮酒更容易带来摄取量的急速增加,这种过量的酒精摄取又容易引起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
在生活中,有的人一谈到催眠药就害怕,其实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催眠药是安全的。用药时应区分入睡困难、中途觉醒还是早醒,有的放矢地选择药物。用药剂量以在2-3周内改善失眠症状为宜,而不是要使患者在治疗当晚就达到熟睡。用药需要注意几点:服药后30分钟上床;不能与酒一起合用;老年人代谢缓慢,药物具有降低骨骼肌张力作用,易引起摔倒、骨折等,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选用对骨骼肌作用弱的催眠药。
在失眠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突然中断服药,会使失眠症状恶化。在药物控制下,当睡眠情况良好,对睡眠也有了自信时,可考虑逐步减少催眠药剂量。
上一篇:陈正道《记忆大师》太烧脑
下一篇: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