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深媒体人、知名专栏作家屈颖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网络时代,拼的就是一个‘快’字。”屈颖妍说,“就看谁先把东西放到读者的脑袋里,谁先放,谁就赢了一半。”还有,“我从来不说某人、某天,新闻要讲事实,要说就说谁谁谁几月几号,不让人瞎猜。”正因为出手快、目标准,而且词锋犀利不含糊,读来酣畅痛快,她的文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铁粉”。
“文章再好,读者读不进去也没意义,要读进去,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讲故事。”屈颖妍从来不是对着电脑看资料“憋”文章,而是走进生活里,跟不同圈子不同年龄的人交朋友,吃饭聊天听故事,回来后再去找资料查背景,“生活才是写作灵感的源头,我经常坐公交、逛超市,要始终感受城市的脉动”。
有时候,她还回到老本行参与采访。去年底,她专程采访了在“黑暴”中受镪水弹袭击的警察小虎。小虎手臂遭化学烧伤需要植皮,过程痛苦异常。让屈颖妍感触最深的是,小虎虽然身体受到了永久性伤害,却完全没有仇恨,反觉得自己独自休养对不住前线战友,盼着早日能重返前线,同袍情谊令她心疼又感佩。
在屈颖妍眼里,香港警察正义、专业、尽责,她写了许多“撑警”的文章。“我不是歌颂警察,只是看不过眼,出来讲句公道话而已。”屈颖妍说,“经历了大半年的磨炼,经历了那么多的汽油弹袭击,各种辱骂、攻击和污名化也打不垮,香港警察一定重新蜕变,成为世界上最厉害的警察。”
仗“笔”走天涯的屈颖妍,也是个打不垮的女侠,刀光剑影早已是云淡风轻。
“这些年,只是一个人、一支笔,路见不平,不吐不快,仅此而已。”她说。
下一篇:屈颖妍:想唤醒一场集体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