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会·宁聚力”理论宣讲走进浦口区星甸街道
坚定理想信念 投身伟大实践
图片由融媒体记者 孙壹璨 摄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鲁舒婷 唐三琦 通讯员 欧阳华江)1月17日下午,“思享会·宁聚力”理论宣讲第三场活动来到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两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宣讲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场约150名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之旅”。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委讲师团、浦口区委宣传部、南京报业集团融媒体政务中心承办,旨在通过宣讲、交流、互动等形式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对标找差、创新实干,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此次宣讲在一次回忆中展开。“沈鹰同志经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让我明白,每一个岗位都有创新的空间,每一项工作都有提升的可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的副大队长廖超是今天的宣讲人之一,也是沈鹰同志的战友,曾与沈鹰一同登台领奖,也曾向他请教科技兴警之策。在廖超看来,沈鹰低调谦和、平易近人,一直是身边人学习的榜样。
与廖超不同,来自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的党总支书记孔石峰则是从一则新闻消息中得知了沈鹰不幸离世的消息,在活动现场,他结合自己的扶贫经历等,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和感悟。他表示,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党员,跟沈鹰一样,对职业的信念是自己坚守的原因,“这么多年来,我学会了坚守初心,学会了不断坚持,因为每一项工作的成功都来自己的敬业进取。”
宣讲不仅是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互动交流、学习提升的过程。 “作为沈鹰曾经的战友,他有哪些事迹让您觉得印象深刻呢?”“您觉得如果沈鹰同志在农村工作的话,他将会是一个怎样的领导?”“在深化基层理论方面,星甸街道有哪些特色举措?”...... 在半小时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百余位听众发言踊跃、掌声不断,两位宣讲人和星甸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景分别就听众的提问进行解疑答惑。
宣讲结束后,听众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能参加这次的宣讲我感觉非常难得,我们应该学习沈鹰的责任担当精神,为人民多做些实事好事。”星甸街道居民刘德贵表示,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他将继续发挥余热,为社区、街道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次宣讲,我们的关键词是‘信念’,通过沈鹰的先进事迹来深刻剖析我们自己,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式宣讲,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接地气、入人心,相信能对现场听众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教育作用。”星甸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理论宣讲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平台”之一,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必将推动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干部群众心底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