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会·宁聚力”理论宣讲走进桠溪西舍
引金融活水 润“三农”之田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范杰玉 通讯员 高晓平)22日,“思享会·宁聚力”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走进高淳区桠溪街道西舍村党史教育基地,3名来自金融系统、企业的宣讲人结合具体事例,向现场观众讲述了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市委讲师团、高淳区委宣传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政务中心承办,高淳区桠溪街道协办。
宣讲现场,南京康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顺介绍了企业发展经过。2011年3月,牡丹籽油和元宝枫籽油被我国列为新资源食品,高淳白牡丹正式成为药食同源品种。“白牡丹被批准为药食同源,意味着高淳白牡丹蕴藏丰富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于2012年开始建设油用牡丹基地,并制定康之源5年产业发展规划。”看准高淳白牡丹广阔的发展前景,王东顺决定对高淳白牡丹及元宝枫全产业链开发。
通过自筹资金,康之源于2013年生产出江苏第一瓶牡丹籽油,2014年又开发出江苏首款牡丹花茶系列。正当企业准备延伸产业链时,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广阔的产业前景和资金短缺的矛盾,让企业一筹莫展。”王东顺回忆起当时,满是无奈。
改变源于高淳区2015年的一场银企对接会。在了解到康之源的困境后,高淳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并很快放贷100万元,这笔“及时雨”让王东顺的心又燃烧了起来。利用这笔资金,康之源建成了牡丹花茶全套生产线,白牡丹“种—产—销”的链条转动了起来。2015年至2019年,高淳农商银行共放贷470万元用于支持康之源牡丹及元宝枫产业发展,其中2019年底支持四季牡丹观赏园建设的100万元贷款,推动康之源走上“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牡丹观赏、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园区。
作为深耕高淳、扎根农村的农商银行,高淳农商银行是高淳服务“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主力军。高淳农商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吕斌说,至3月末,高淳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97.13亿元,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77%,小微企业贷款占全区小微企业贷款总额的近70%。“深入推进‘三农’金融服务,高淳农商行从推进阳光信贷、惠企大走访、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全面发力,以及时的金融服务推动‘三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截至3月末,高淳区涉农贷款余额159.4亿元,近三年涉农贷款平均增幅22.8%。区内7家农村小贷公司,平均每年新增“三农”贷款8亿元。
高淳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鄢恩德表示,今后将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合理调配信贷资源,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健全生态金融支持,促进金融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