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E路护航·E路平安”为主题的青少年网络保护系列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专题活动在线直播。北京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直播中,从校园、家庭和网络空间等层面,对未成年人性侵话题进行深入解读。
佟丽华介绍,“社交网络儿童性剥削”是指以社交网络为媒介、带有某种交易特征、对儿童实施性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传统的不要接触陌生人的安全教育方法越来越难以解决现在的问题。
他还提到社交网络儿童性剥削的犯罪特点。主要包括:犯罪分子与儿童建立联系,获得其个人信息;受到威胁、恐吓,要求进一步提供更多个人信息或者资料;儿童受到进一步的侵害等。在预防和处置方面,他认为,当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告诉父母;孩子受到侵害时及时报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等。(记者 黎梦竹 李政葳 剪辑 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