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咱们今天要讲的是党内重要法规汇编《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7月21日中午,沈抚示范区深井子街道老党员通过大喇叭将条例的内容播送到了田间地头。与此同时,在沈抚示范区域内的汪家街道、李石街道、拉古乡,大喇叭的声音齐齐响起,串联起了村村户户。宣讲不仅让炎炎夏日有了生气,也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话题。
沈抚示范区供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送理论下基层”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活动走向深入,沈抚示范区自7月17日起在域内街道(经济区)、乡开展大喇叭宣讲活动。用乡音传递党音,让理论不深奥、不生硬,利用大喇叭在基层农村的宣传优势,打通理论武装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我家父母年纪大了,看电视久了眼睛就酸疼。最近几天午休咱们社区开始用大喇叭播报,他俩乘凉时就听了党的大政方针和党内条例。我下班回家后,还特意给我讲,讲得还很清晰的。”汪家街道丰乐社区居民陈女士为大喇叭竖起了大拇指。
沈抚示范区供图
“咱们乡部分村的位置比较偏,有了大喇叭,乡亲们就等着盼着听播报。比如最近讲民法典,都是跟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大喇叭‘喊话’的方式更实在、更接地气,村民们都能听得见,而且听得懂。”拉古乡党群办工作人员说。
沈抚示范区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运用五级宣讲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驻村书记的“头雁作用”,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有效打通理论武装工作“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