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阎高红在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的镜头。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4月1日电
梅世雄与罗
在清明节前夕,许多戴着面具的人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雕像前深深鞠躬。
雕像中的英雄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阎高红,他在死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理论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010年12月18日,在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他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颜高红来自安徽广德。1968年参军,曾任《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闫高洪接到两个调职命令:一个在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另一个在原南京政治学院任教。他没有选择进入办公室,而是决定走上讲台。
从军队到高校,严高洪以他对理论研究的热情和努力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位登上讲台的哲学专业青年教师,第一位介绍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第一位教授整本教材单章内容的青年教师,第一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青年教师.
严高洪认为,精研和深入研究只是基础。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和意识形态挑战的关键时刻,理论工作者必须以行动为兵,守住思想阵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闫高洪和他的同事们及时举办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系列讲座。他们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有力地反击了错误的思想倾向。
海湾战争爆发后,严高洪的思想和战略被新的战争理念和战争风格所唤醒。他与南京政治学院前院长毕共同启动了军事思维与维护学科建设工程。2000年,军事思想被列入军队军事科研“十五”计划。
经过31年的教学,即使主编很忙,颜高红每年也要花250多个课时。他会亲自查看杂志收到的几乎所有稿件,并经常与投稿人会面讨论修改事宜。在招生时,他注重学习态度、学术训练潜力.
阎高红生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忠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忍受孤独,与贫困作斗争,不让乌云遮住眼睛;抱着一颗心,无怨无悔地走。
阎高红死后,中央军委号召全体官兵向阎高红学习。学院党委设立了专项“严高红基金”,每年教师节颁发“严高红奖”,五四青年节颁发“严高红奖学金”,分别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老师和学生们也自发地写下《严高鸿之歌》,让颜高红的故事随着歌曲一起传递。
“时间是一维的”,“我说的就是我相信的,我相信的就是我遵循的”……在政治学院,严高洪的座右铭被制成书签、台历和宣传海报。无论是打开书本还是走进教室,老师和学生似乎都在通过时间和空间展开对话
颜高红就像一个从不辍学的老师,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