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卧龙和凤雏刘备身边还有其他人才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runsly
01-30
0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身边有卧龙和凤雏,又有那么多的人才,刘备为何没有夺得天下?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则可安天下也!

  此话出自一位东汉末年的“高人”,精通经学、兵法以及奇门遁甲之术的著名隐士司马徽。此人学识渊博、淡泊高雅,素有识人察人之能。

  司马徽向正值创业初期的刘备,举荐了卧龙、凤雏两位谋士,并放出豪言:这两位奇人,你刘备只要获得其中一位辅佐,便可夺得天下。

  刘备是个老实人,恭恭敬敬的“三顾茅庐”邀请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成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

  后来刘备夺得了荆州,出任荆州牧,成为了威震一方的诸侯。机缘巧合,竟然将凤雏先生庞统也纳入了麾下。

  自此,卧龙凤雏都为刘备所用,均任军师中郎将。加上刘备帐下五虎上将,还有法正、糜竺、魏延、李严等谋士大将。按理说刘备夺得天下轻而易举,可为何最终却事与愿违呢?

  01人才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不多

  作为一位割据一方的诸侯,手下有三五个大将、两三个谋士,上万兵力、一个城池、少许土地,便可以具有相当的战斗力,安心当“主公”了。

  但是要是成为夺得天下的“皇帝”,单单靠自封、自立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长久。毕竟没有真正意义上夺得天下、终结乱世。

  一旦控制的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超出了治理能力的上限,人才绝对数量不足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治理出现问题,便会出现混乱,组织大军,对外作战的能力将大大减弱。

  而且要说刘备的蜀汉阵营人才多,实际上曹操的曹魏阵营、孙权的东吴阵营人才都不少。且不说曹操下手灿若星辰的谋臣武将了,就连存在感较低、偏安一隅的孙权,其手下就有 周瑜、吕蒙、鲁肃、陆逊、太史慈、甘宁、周泰、黄盖等等人才。

  人才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刘备都不占优。

  02人才的培养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

  不了解各位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越到后期,蜀国就好像仅剩下了一个诸葛亮在苦苦硬撑。

  蜀汉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导致“人才断崖”。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顶梁柱,他并非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期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备尚可有诸葛亮来托孤,诸葛亮却无人继承遗志。

  有人说,姜维、诸葛瞻都是人才啊。可是蜀汉后期对于人才的使用上也存在问题,掣肘太多,导致有才之人无处施展。

  归根结底,人才培青黄不接的问题,关键在于蜀汉集团注重人才的挖掘,忽略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队伍建设决定了队伍的成败!

  03人才消耗过快

  人才的基础是人口。人才消耗过快的问题,一定程度也是人口问题。缺乏人口基础,人才培养再出现问题,自然人才就慢慢凋零。

  东汉时期,虽然战乱,但是教育、文化依然兴盛。到了魏蜀吴时期,战乱对于人口、教育的摧残,终于显现了它的后劲之恐怖。

  除了人口基础少的问题,刘备、诸葛亮的一些错误决策,也加速了人才的折损。

  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刘备蜀汉集团的一些错误决策,导致了接连损失多位“天花板”级别的大将,甚至刘备自己也交代了。

  彼时,蜀汉的气数虽然未尽,但是人为消耗己方人才的行为,也导致了蜀汉绝无可能再图平定中原,夺取天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三国知识竞猜600题及答案...
关于三国志知识问答600问答,很多人对三国志知识在线问答并不了...
06-20
周泰三国杀(周泰)
本篇文章是有关周泰的讲解,相信很多朋友对这方面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
04-0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什么是...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什么是历史的进步,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
03-29
三国是哪三国(三国和蜀国有...
三国是哪三国,三国是指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其领导人分别是曹操、刘...
03-29
没有蒸笼怎么热馒头(三国时...
没有蒸笼怎么热馒头,在锅中加入清水,在锅底放入2至3根筷子,然后将...
03-29
刘备字什么
刘备字什么,玄德。汉昭烈帝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
03-29

热门资讯

彭祖简介 彭祖介绍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又称篯铿、彭铿,陆终第三子。彭祖帝尧时封于彭地,子孙以国为氏。又...
国民党的十大将军排名:张自忠位...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名将,他们为了祖国的崛起牺牲了自己,他们的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那在众多的国民党...
朱德简介 朱德介绍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
韦挺简介 韦挺介绍 韦挺(589~646年),字号不详,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隋朝民部尚书韦...
王维简介 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周瑜简介 周瑜介绍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
焦裕禄简介 焦裕禄介绍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介绍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
常遇春简介 常遇春介绍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
宇文邕简介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