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个心到底是什么
runsly
01-30
0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司马昭之心”到底是什么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这个成语其实是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孙,也就是魏国的第四位皇帝曹髦之口。

  司马昭是权臣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自从曹氏家族的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他就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元元年(254年),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将皇帝曹芳废掉,改立年仅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曹髦尚且年幼,国家大事都只能听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的。

  在哥哥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更是以大将军的名义独揽朝政,将曹氏皇族踩在了脚下。眼见司马昭的权势一天比一天大,朝廷中有很多大臣都站在了司马家族这一边。他们不断向魏帝曹髦上书,鼓吹司马昭的功德。魏帝曹髦无可奈何,只好在甘露三年(258年)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以示表彰。

  但是,司马昭坚持不受,前前后后总共推辞了九次,此事这才作罢。到了甘露五年(260年),大臣们对加封司马昭为晋公一事更加迫切。曹髦虽然气的七窍生烟,但还是按群臣的要求下达了圣旨。司马昭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根本不看重晋公的虚名。他再一次表示推辞,表示自己绝无贪恋权位之心。

  司马昭的惺惺作态彻底惹怒了曹髦,当时,他年仅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与那些韬光养晦的帝王不同,年轻气盛的曹髦一心想要斩杀司马昭,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皇权。一天夜里,他将尚书王经、召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唤到宫廷之中,然后,怒气冲冲地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再这样下去的话,朕就要被司马昭废掉了。今天,朕打算和你们一起斩杀司马昭!”

  王经一直都是曹髦的支持者,他听了此话后大吃一惊,赶忙劝阻道:“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鲁昭公不满季氏的跋扈,愤而讨伐季氏。结果呢?失败之后,昭公先逃到齐国,又逃到晋国,遭到了天下人的耻笑。陛下虽然对司马昭很是不满,但他在陛下即位前就已权倾中外,现在更是难以撼动。陛下您好好想想,真的有实力灭掉司马昭吗?倘若意气用事的话,这不是想要治好疾病却反而让病情更加严重了。”

  十九岁的曹髦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他对王经的话置若罔闻,满不在乎地说道:“就这样做又如何?死就死了,何况又不一定会死呢。”说完之后,他直接入宫禀告太后去了,只留下在原地呆若木鸡的王经、王沈、王业三人。但是,王沈和王业早就和司马昭勾结在了一起,曹髦走后,两人准备把这件事报告给司马昭,并打算拉着王经一块去。可是,王经对王沈二人的行为嗤之以鼻,不肯和他们一起告密。

  情况紧急,王沈和王业顾不上理会王经,赶忙面见司马昭说明了此事。司马昭听了之后,马上命护军贾充率人前去阻挡。贾充刚刚走出大门,就碰上了杀气腾腾的曹髦。曹髦手持宝剑,喝令卫士们让开,否则自己就要大开杀戒。曹髦虽然是个傀儡,但毕竟是名义上的皇帝。贾充手下的卫士担心伤到皇帝,于是一步步地往后退去。

  太子舍人成济是司马昭的心腹,也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他见曹髦离司马昭的府上越来越近,急忙向贾充问道:“情况危急,该如何是好?”贾充大声说道:“司马公养你们这么多年了,正是想让你们在今天挺身而出。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问的!”贾充本想让成济挡住曹髦,不料,有勇无谋的成济竟然直接刺死了曹髦。曹髦死后,司马昭吓得面如死灰。

  众所周知,成济是他的部下,成济弑君,那跟他自己弑君没什么两样。尽管,司马昭是实际上的最高领导者,但这弑君之名,他是万万承担不了的。此事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天下将会大乱,将会有无数的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他将心腹陈泰请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然后诚恳地询问道:“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陈泰说道:“只有杀了贾充,以此来向天下的人谢罪。”

  贾充追随司马昭多年,司马昭不忍心杀他,于是,又问陈泰道:“先生,能不能再想一个退一步的方法?”陈泰摇了摇头,说道:“只能更进一步,无法再退一步了。”司马昭思前想后,还是不忍心杀贾充。最后,他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到了成济身上。成济自知难逃一死,于是,跑到屋顶,对着司马昭大骂不止。司马昭的卫士向屋顶上射箭,成济躲无可躲,就这样被活活射死了。

  司马昭想要稳定局势,于是,向郭太后解释,称自己是担心太后的安全,这才动用护卫阻止曹髦的。而且,成济的行为与自己无关。郭太后手无实权,只得任凭司马昭把黑的说成白的。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司马昭还剥夺了曹髦的皇帝封号,不再称其为皇帝,而是称为“高贵乡公”。这样一来,死的就不是皇帝了,而是高贵乡公。但是,司马昭的伎俩只能骗骗自己,却骗不了天下的百姓。

  埋葬曹髦的时候,过往的百姓都聚在一起,看着曹髦的尸体,悲痛地说道:“这就是前些日子被杀的天子啊。”说完之后,大家不忍再看,纷纷捂着脸哭泣不止。安葬了曹髦之后,司马昭不敢自立为帝。他继续奉曹氏为正统,改立年仅十四岁的曹奂为帝。与曹髦相比,曹奂更加像是一个傀儡了。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唯司马昭马首是瞻,很少有人听曹奂的命令。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在病痛之中离开了人世。其子司马炎在处理好父亲的后事后,马上逼曹奂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即为晋武帝。曹奂让位后,晋武帝封他为陈留王,并让他前往封地安度余生。太安元年(302年),曹奂在封地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参考资料:

  【《晋书》、《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三国知识竞猜600题及答案...
关于三国志知识问答600问答,很多人对三国志知识在线问答并不了...
06-20
周泰三国杀(周泰)
本篇文章是有关周泰的讲解,相信很多朋友对这方面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
04-0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什么是...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什么是历史的进步,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
03-29
三国是哪三国(三国和蜀国有...
三国是哪三国,三国是指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其领导人分别是曹操、刘...
03-29
没有蒸笼怎么热馒头(三国时...
没有蒸笼怎么热馒头,在锅中加入清水,在锅底放入2至3根筷子,然后将...
03-29
并州是现在的哪个城市(山西...
并州是现在的哪个城市,并州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并州为古州名,以并州兵...
03-29

热门资讯

彭祖简介 彭祖介绍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又称篯铿、彭铿,陆终第三子。彭祖帝尧时封于彭地,子孙以国为氏。又...
国民党的十大将军排名:张自忠位...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名将,他们为了祖国的崛起牺牲了自己,他们的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那在众多的国民党...
朱德简介 朱德介绍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
韦挺简介 韦挺介绍 韦挺(589~646年),字号不详,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隋朝民部尚书韦...
王维简介 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周瑜简介 周瑜介绍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
焦裕禄简介 焦裕禄介绍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介绍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
常遇春简介 常遇春介绍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
宇文邕简介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