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真是荣禄的情人吗?这里有铁证
runsly
04-16
0

提到中国近代史,慈禧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个老太婆,以一介女流之身,在虎狼环伺之下,独掌乾坤数十年,屹立不倒,也算是一个传奇。

慈禧的历史功过,大家早就耳熟能详,我就不说了。我只说说她的“绯闻”。

关于慈禧的“绯闻”有很多,最著名的,当属他和权臣荣禄的一段情缘。据说,慈禧在进宫之前就与荣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慈禧进宫,被迫中断了这段感情。好在后来咸丰驾崩,慈禧守寡,俩人终于得以再续前缘。而荣禄也因为与慈禧的情人关系,一路升迁。

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为什么我敢如此确定?因为这完全是一则“出口转内销”的绯闻。

它的出处,来自一本叫做《慈禧外纪》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英国记者。

一个英国人,为什么能够对慈禧的绯闻了如指掌呢?他当然不能。但是,可以编造啊。而且,编造者也不是他,而是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康有为。

对于康有为,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变法领袖。

领袖不领袖的,先不说,但此公的人品确实不佳。当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公子”慷然赴死,喋血菜市口,谭嗣同更是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豪迈的诗句。可是,作为“领袖”的康有为呢?一个人偷偷地跑路了。

所谓“慷他人之概”,说的正是康有为之流。

跑到海外之后,康有为俨然成了“戊戌政变”受迫害者的代言人。他在国外四处演讲,大肆募捐。华侨们被他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康有为的“爱国事业”。可是康有为呢,一扭头,用这些钱开了好几家公司,然后财源滚滚而来,过上了富家翁的生活。

而慈禧和荣禄的绯闻,就是康有为在“流亡海外”时编造的。为什么要黑慈禧和荣禄呢?因为这二位正是操纵“戊戌政变”的两只黑手,康有为不黑他们黑谁啊?

而“创作”《慈禧外纪》的那个英国记者,把康有为的爆料当成了事实,弄出了这么一本书。后来,这本书又被翻译到中国,从此之后,慈禧和荣禄的绯闻就被坐实了。其始作俑者,正是康有为。

最后,容我再多说两句康有为。

康有为极其好色,人生一大爱好就是迎娶姨太太,他一共有六房妻妾。在那时候,这算不得什么。但康有为拿着华侨们的“爱国捐款”去娶姨太太,就有点不要脸了。而且,康有为有颗不老之心。49岁那年,他迎娶了17岁的华侨之女。等到了61岁那年,他又迎娶了18岁的西湖少女。亲人们都反对,他却甘之如饴。

康老师真是老当益壮啊。一个字:特别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关于时间的比喻句 关于时间...
1、时间像离弦的箭,匆匆而过。时间像泼出的水,一去不复返。2、时间...
08-09
凿壁偷光的故事 凿壁偷光的...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
08-09
艰苦的意思 艰苦的意思是什...
艰苦,汉语词语,读音为jiānkǔ,一般作形容词使用。意思是指艰难...
08-09
小马的尾巴像什么答案一年级...
小马尾巴像辫子。马尾是一种发型,将大部分的头发往头后部集中,将其扎...
08-09
成人函授本科有什么用
函授本科学历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进入理想的企...
08-09
服装设计师可以自学吗
服装设计师是可以自学的!学服装设计不难,入门什么的其实很简单,但是...
08-09

热门资讯

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
名人励志故事张海迪 这是名人励志故事ppt下载,主要介绍了简介;张海迪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属于敢冒风险的人_名人故事
故事:杨禄禅陈家沟学艺_100...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分享,个人简历 谢家华zappos的创始人之一, 21岁放弃读博机会做...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能说我们恶毒,记者:你怎么看待南方系媒体? 胡锡进: 我对南方系媒体很...
故事:楼梯不好走_650字 想当年在东吴大学念书时,杨绛以 洋囡囡 的绰号闻名全校。她是大家闺秀,又是个美人胚子,据说追求者有...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贪婪者",王兴当初并不被认为是团购王座最有力的竞争者。即使在今年年初...
勤俭小故事――季文子_550字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
故事:一副假牙拯救世界 早在16岁,丘吉尔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公学就读时,便饱受牙病的困扰。那时母亲经常抱怨,家中大把的银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