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起步,北京闯荡,王兵几乎赶上了华语娱乐产业每一个节点:音乐、实景演出、电影、网剧、影视技术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位青岛籍鼓手闯荡音乐圈,先是组建乐队,逐渐转型成为制作人,担任女子十二乐坊、唐朝乐队的唱片监制,操盘汪峰演唱会。进入新世纪,王兵与陈凯歌合作了实景演出《希夷·大理》。由于热爱演戏、导演人脉众多,王兵逐渐转向影视,出演了金马奖电影《神探亨特张》,推出了电影《岁月无声》、网剧《太那个了吧》,2019年,他担任联合出品人的电影《地久天长》拿到了两座柏林银熊奖,而即将上映的《八佰》,也是他的风山渐文化传媒联合出品的战争史诗。东方影都近年来逐渐成为电影产业的重心之一,王兵2019年在胶州创立青岛影视技术职业学院,弥补中国影视工业化缺失的环节:“在我们之前,对于录音、美术、摄影灯光、制品管理等行业国内没有成系统的职业技术培训。我们不培养大师,我们为这个产业培养蓝领和技术人才。”
不是力气活,是技术活
中国影视行业的导演、演员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剧组的灯光师傅70%来自河南省鄢陵县张桥镇,而且主要出自该镇的张北村,以至于在横店灯光师傅只要用河南
话吆喝一声,就能从隔壁剧组的同乡
借来器材。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影视
行业教育水平的原始,张北村第一个
灯光师邢建伟几乎凭一己之力带出
了整村的徒弟,“垄断”了这个行业。
而王兵在胶州打造的影视技术职业
学院,就是一个“影视行业的蓝翔技
校”。王兵表示,“六年前,冯小刚、张
国立两位导演就在政协提出提案,希望填补我国影视职业技术培训方面的空白。现在整个影视制作行业的状态是师父带徒弟,没有系统的教育,真正进入影视工业化时代就无从谈起。”
影视技术教育是综合性的,不是师徒相传那么简单,“比如说摄影助理推那个移动轨道,你以为是力气活,其实推轨道的速度、节奏都有讲究。你拍一个戏剧电影,四句唱词,我从第一句开始,往前推;第二句结尾要有个停顿、大特写,第二句结束轨道往后拉,第四句结尾要拉到一个远景,这个过程没有基础乐感你肯定做不好,电影镜头有节奏感在,这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青岛影视技术职业学院设置了影视音乐、剧本文学、摄影机外语等极具针对性的内容,导师阵容包括朱文玖(《老炮儿》《斗牛》制片)、富康(《我不是药神》录音指导)、吕东(《寻枪》美术指导)、邬迪(《神探亨特张》摄影师),按照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方式培养人才,“我们按照剧组各部门的设置去安排课程和专业,除了理论性的东西,我们强调部门和部门、团队和团队之间的协作,团队里包括摄影组、灯光、场记,剧组要人的时候我端给你的是一个团队,从培训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怎么合作。”王兵坦言,自己当过导演也当过演员,“导演发飙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主演,而是因为工作人员不专业、耽误时间。剧组一天的花销真的像流水一样,耽误十分钟就是钱。我跟许多制片人聊过,制片人说,如果真按照你说的培养出来的学员,王兵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客串之王,初心不忘
王兵在影视圈堪称客串之王,即将上映的张艺谋《一秒钟》、高群书《国家行动》都有他的戏份,之前他客串的《煎饼侠》《万万没想到》《老炮儿》等电影总票房高达23亿,王兵也因此被圈内誉为“票房宝”。“《神探亨特张》是我第一个客串的电影,管虎导演的《八佰》本来让我去演一个算命先生,我当时有戏拍,错过了,挺遗憾。其实我客串的基本上都是好朋友的作品,探班的时候被导演摁住了,不是有心拍戏。”他的风山渐文化也是《八佰》的联合出品方,王兵认为,选择在这个特殊档期上映,证明了华谊王中军、王中磊两位老板有担当,“电影产业都希望有一个大片出来,拉动一下气氛。现在影院上座率限制30%,未来票房真的不好说。不过对我来说,能够参与这样一部史诗,我很荣幸。”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对于影视产业的未来业内看法不一。王兵认为,影视产业是一个刚需,“我个人判断,整个行业今年明年熬过低谷期,到了2022年,会迎来一个报复性爆炸性的复苏,无论市场需求还是行业本身,都会复苏。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起起伏伏的,2015年之后,影视产业经历了三年的膨胀期,如今无论是疫情影响还是行业本身,调整都是必然趋势。”在王兵看来,青岛电影产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把硬件优势转化成全面优势,“横店到今天的规模,是靠二十多年的积累。大部分拍古装戏的剧组去横店,把古代的建筑、道具和服饰留在当地,几十年的积累之后,在横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来我们青岛拍的大部分都是现代戏,需要把扶持门槛降低,把影都配套做好;因为剧组特别现实,哪儿便宜哪儿方便就去哪儿。当我们把技术教育、影视配套短板补齐之后,青岛一定会成为真正的世界电影之都。”
青报全媒体记者 米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