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韩志刚
十几年前,由于家庭贫困,姐姐一度辍学照顾弟弟,烧饭、做家务、干农活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十几年后,姐弟俩双双在国内重点大学就读,迈入崭新的人生旅途。朱田莉、朱要杰二人的励志故事,令川汇区华耀城办事处朱庄行政村的村民们为之感概。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了正在上海大学读研二的朱田莉,听她讲述姐弟俩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
家生变故童年坎坷
七岁那年,是朱田莉幸福童年的转折点。因家中突生变故,她和刚满月的弟弟失去了父母的爱,爷爷外出打工,家中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奶奶的肩头。奶奶一个人既要种地,还要照顾患病卧床的二叔和年幼的弟弟,实在忙不过来。刚上完学前班的她迫不得已辍学两年,照顾年幼的弟弟。从此,她和弟弟开启了别样的童年生活。
“别人的童年是一个七彩斑斓的梦,而我和弟弟的童年是一个快速蜕变的过程。”29岁的朱田莉回忆说,小学期间,她除了去上学外就是在家照顾弟弟。奶奶下地回来晚,她便开始学着自己做饭,虽然煮的粥经常是糊的,但她和弟弟却还吃得津津有味。
在那个时代,农村人的收入全靠一亩三分地。朱田莉家、爷爷奶奶家、叔叔家的地总共十亩左右,全部由奶奶一个人在家种。家境的贫寒令两个孩子过早成熟,家务活姐弟俩几乎全包了,不仅如此,一有空他们就会帮奶奶干农活,田里总能看到两个小小的身影。即便如此,微薄收入仍让这个家庭倍感压力。
当时,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朱田莉和弟弟上学都需要交学费。每次交学费,朱田莉几乎都是最后一个交。有一次,学校老师催交学费,让没有交学费的同学回家拿学费,朱田莉当天没有再回学校。小学校长曾庆英了解了她家的状况后,帮助他们申请两免一补,他们的小学教育才能顺利完成。“从那时候起,我和弟弟一直心怀感恩之心,每个阶段的老师都不仅给予我们知识,同时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朱田莉说。
十年寒窗金榜题名
2014年高考,朱田莉考入新乡学院。在朱田莉看来,考上大学是送给奶奶的最好礼物。
其实,看到一起上学的玩伴几乎都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挣钱,朱田莉也动过心。但是,奶奶坚持让他们上学,说:“钱啥时候都可以挣,学习就这一个阶段,错过了就永远没有了。”现在想想,她特别感谢奶奶的坚定意志,如果没有奶奶,他们不可能有机会上大学。
在奶奶的严格要求下,她和弟弟学习十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考上大学后,朱田莉从未放松学习,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为了分担家里的压力,暑假她回家帮奶奶干农活,寒假外出打工,去过上海、苏州和常州。第一次打工,她去了上海松江区的达丰电子厂,40来天挣了大概3500元。那段日子,她真切体验了打工的不易,日夜两班倒,流水线作业,刚开始那几天胳膊肩膀酸痛,下班困得倒头就睡。这次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并萌生了一个想法:去上海读研。为此,她还发了朋友圈,见证自己这个小小的梦想。
凌晨四点在操场上背诵英语、深夜十一点在自习室学习专业课……大学四年,朱田莉过得忙碌而又充实,“虽然我不清楚弟弟的学习过程到底怎么样,但我知道,他也一直在走,从未停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朱田莉顺利考取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弟弟朱要杰也不甘落后,在2017年高考中以超出一本线99分的好成绩考入吉林大学,现就读于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成长路上有爱相伴
令朱田莉感动的是,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爱让他们找到了温暖和自信。
两免一补、优秀学生减免学费……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为这个贫困家庭亮起了一路“绿灯”。
原朱庄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现华耀城街道办事处政法委员李周一直关注着这个特殊的家庭。2017年,朱田莉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考虑到姐弟俩正在读大学,教育支出较大,他积极帮助其申报教育资助及助学贷款,并帮其申报低保。同时,他鼓励姐弟俩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有困难及时与第一书记、责任组长联系,组织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这两个孩子很争气,一边用功读书,一边抽出空余时间打工,挣钱补贴个人生活开支。”李周称赞说。
如今,虽然爷爷奶奶已经年迈,奶奶因患脑梗病不再养羊,但是朱田莉表示,她和弟弟可以撑起这个家,并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拼搏努力,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建设祖国、回报社会。
“人生故事的开头自己无法决定,但故事的结尾却是由自己来掌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调整故事过程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比例,最终让故事有个圆满的结尾。”朱田莉说,她想和所有像他们一样的家庭分享一个座右铭——风雨中奔跑,阳光下灿烂,对自己说:昨天挺好,今天很好,明天更好!
下一篇:居家学习一个月 高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