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4月29日北京讯(驻京记者柯立)4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讲述他们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故事。1月26日至4月6日,北京医院先后3批、共151位医务人员热血出征,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危重症病房,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0人,治愈率在90%以上。
医疗队领队、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介绍: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8点接到国家卫健委的通知,仅3小时内,就有640多名医务工作者踊跃报名。第一批选派20名医务人员大年初二抵达武汉,以呼吸、危重症、急救医学为主。该院还派出放射科的副主任到武汉,专门看肺部CT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我们治疗的100位患者中,除了4位死亡,其他出院的病人核酸检测转阴以后没有复阳的,放射科大夫有很大的作用”。
北京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许小毛讲述在武汉抗疫的故事(驻京记者柯立 摄)
北京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许小毛回忆,队里有8位同事参加过SARS救治,这给了大家很多借鉴和信心。他认为,这次除了新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外,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建方舱简易病房,实施“应收尽收”策略,切断了传染途径,是此次疫情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重要决策。
“我们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进行感控培训和病房改造。”北京医院外科ICU副主任常志刚透露,当时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刚刚被列为新冠肺炎病人收治的定点医院,当时正在日夜加班,加紧改造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几乎不到24小时就能改造出一个隔离病房出来。
“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担不担心会被感染?”北京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霞表示,担心肯定是有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队员们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情绪。这要感谢当地政府、同济医院,还有医疗队,尤其是北京医院的大本营,从全方位给队员提供了各种的支持。
“作为领队,我最担心队员的安全问题。”王建业说,医务人员的安全是病人救治的前提,尤其是疫情发生初期,一旦有医务人员出现问题,整个队伍短期内不能上班,毕竟大家同在一个科室,住同一家宾馆。王建业介绍,听到队员咳嗽都会紧张,询问是否嗓子疼、不舒服等,对于年龄大一点的专家,还会考虑其心脏血压等问题。后期由于经验积累,队员对患者、环境和疾病规律都熟悉了,则需要关注队员对疾病的麻痹和松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