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报附中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聚焦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培训使学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努力成长为现代化的专业教师。7月19日,中报附中教师能力培训在我校培训基地神农庄园正式开班。本次开班仪式由德育处孟慧卿主任主持,出席的领导有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中报附中博士工作站站长李绪坤教授,中报附中执行校长刘青,中报附中执行副校长张同建,中报附中行政校长屈亚伟,教科研主任姜海华。
开班仪式上,孟慧卿主任首先代表学校向新入职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各位教师介绍这些新老师,希望每位新老师在中报附中开启新的辉煌篇章。紧接着,刘青校长发表讲话。刘校长先对新入职教师表示欢迎,并且讲到,2020年是学校第二个三年规划“创品牌、立品牌、上规模”的“立品牌”之年,我校要在2019年“创品牌”的基础上跨入“立品牌”之路,务实开拓,锐意进取。我校需要继续规范制度建设,深化办学目标,加大教改力度,鼓励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刘校长对此次暑期培训提出期望:要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贯彻科研兴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高品质发展。最后,屈亚伟校长从自身事迹出发,向我校教师们讲述时代的发展、学校的成长,以贴切的语言提出自己对教师成长历程的见解,令我校教师受益匪浅。在培训正式开始前,姜主任对本次培训简单提了几点要求: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学习,以学生的身份上课回答问题,真正做到体验式课堂,沉浸式课堂。期待各位老师能通过这次培训,真正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运用到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
上午,我校教师按照既定的分组,在孟慧卿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为自己的小组制定队名、队徽、口号、队歌、队内分工等。孟主任用“八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开启了今日的德育管理课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老师们群策群力,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团队展示过程中,老师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嘹亮的口号声把中报附中教师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那高昂的歌声是属于中报附中人独有的吹向未来的号角。每位教师扮演着学生的角色,换位思考,并从中学习管理学生的方法,在班级建设中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真正做到了“1+1+1>3”。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全体教师对学生个性化的了解,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下午,在李教授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开始了对AAT(学习适应力)测验的学习。俗话说教在学中,学从教中来。李教授先是耐心地为各位老师讲解了AAT测评的背景、目的和特点,紧接着便带领老师们实际体验了AAT测评。老师们跟着李教授的步伐一步步走进了AAT测评的殿堂,通过分析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学习热情、学习计划性、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来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这不仅仅是对老师的提升,更是希望通过对老师们的培养,进而把这样优秀的自评扩散到中报附中的学生中去。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属于自己的远大目标,但由于受学生自身健康、性格、学习习惯与方法、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特别是,当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缺乏克服困难的热情,那么,教师的指导也难以取得效果。今天下午的培训就从这一方面入手,着重培养老师们对学生个性化方案的制定以及灵活掌握学生动态分析并运用测后辅导计划指导学生测后补差的能力。李教授的讲授让老师们满溢着收获的笑容,一下午的课堂在AAT测评学习中告一段落。
学生的成绩提升除了依靠日常的教学外,晚自习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今日的晚自习大家以小组形式分别对我们三学课堂的四个环节进行了逐一学习。并将自己的心得付诸笔端,安静的礼堂中,老师们奋笔疾书的声音沙沙作响,那是中报附中老师们心血与智慧的奏响曲。
斗志昂扬的中报教师在培训中奏响了激情澎湃的交响曲。每位教师收获满满,向着成为一名合格的中报附中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以学习赢专业,以学习促提升——优秀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中报附中在学习的路上一直前行,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