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11月8日电 (王丹)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的35位学员8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参加“一带一路”领军人物培训项目“智慧医疗与创新医疗器械”上海站培训。
他们都是来自是在医院、医疗器械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
本次培训班由上海市政府资助,上海理工大学主办,旨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经济体提供中国先进的智慧医疗与创新医疗器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
在上海期间,来自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医疗器械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医疗器械创新与合作”,“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平台”、“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等议题对学员们开展培训。
来自泰国曼谷医院集团的学员PitakChaowattanaporn告诉记者,集团正计划开设新医院,他希望通过培训,了解中国的医疗器械创新,集团能引进中国的先进医疗器械,一起开发新产品等。参加培训的巴西全国创新技术转让管理者协会论坛主席CristinaM.Quintella则表示,巴西在技术创新领域很有优势,在医疗与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如此,但巴西国内市场太小,希望此行了解更多信息,让巴西的先进技术等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副院长程云章教授介绍说,医疗器械是与大众医疗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在人们的生命进程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广、行业跨度大、专业性强、门类繁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非常突出,因此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他做了题为《大数据时代医疗器械的创新与合作——全球医疗器械智库》的专题报告,并简要介绍了学院正在开展的医疗器械大数据研究与建设项目,希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上,更好地为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服务。
据了解,通过培训还将形成后续平台、联盟、联合研发中心、众创空间等一系列国际创新合作实体,为开展下一步的国际合作打下基础。(完)
下一篇:“高端装备制造 标准培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