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小’培训”专题系列由烟台市公安消防支队主办、淼盾网承办,旨在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帮助广大群众发现并解决身边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及消防安全事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生活、智慧生活的社会风尚。作为本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您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安全知识小测验,花五分钟做十道题,为生命多一份保障,更有机会赢得百元礼品。
初起火灾,是指起火三分钟内的火灾,过火面积小,温度低,一般在300度左右。
初起火灾的特点:物质在起火后的几分钟里,具有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辐射热量不多,周围物品和建筑结构温度上升不快的特点。这个阶段内,采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灭火器材,容易将火控制或扑灭。
扑救初起火灾的原则: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分清主次。
扑救初起火灾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报警,组织扑救。
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当火灾刚发生且不大时,要迅速利用现场的灭火器、砂桶、水泥粉等简易灭火器材灭火,并设法立即报警。
2.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当火场上有人被围困时,要组织力量,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3.疏散物资,建立空间地带。
火场上要组织一定的人力和机械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损失。
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方法:
初起火灾容易扑救,但必须正确运用灭火方法,合理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剂,才能有效地扑灭初起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和方式,为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包括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哂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其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人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拦、疏散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的空间、生产设备装置及容器内的火灾。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空气进入。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人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等。灭火时,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到燃烧区内,使灭火剂阻断燃烧反应,同时还要采取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在火场上采取哪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以及灭火器材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
点击上方图片进行安全知识小测验 (花五分钟做十道题为生命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