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上海市护理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消毒供应学组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学术会议厅举办了《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解读培训。来自上海地区60家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护理人员130余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委会消毒供应学组组长钱黎明、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青分别致辞。培训分为指南解读管理篇、指南解读技术篇以及专家面对面共3个环节。
指南解读管理篇,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专委会主任委员张青以“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现状及挑战”为题,介绍了指南编撰的历程,提出了“直面现状、迎接挑战、遵循标准、执行规程”的要求;任伍爱从管理原则、人员要求、技术要求3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指南中有关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及岗位要求,总结了增加的工作量、提前放行的管理、建立消毒供应中心专岗管理制度等管理重点。
指南解读技术篇,上海市护理学会消毒供应学组组长钱黎明围绕“外来医疗器械的分类与特点”,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结合手术流程,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角度,“带入式”直观分析了外来医疗器械。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姚卓雅、黄浩、岑颖、李淑玲、高玉华、李保华、司慧君、赵云呈等多名专家针对外来医疗器械的首次接收及测试、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使用后处理及交还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处理分别进行阐述,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阐释了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的要点。
专家面对面环节,与会者针对螺钉清洗、动力工具手工清洗、厂商说明书的规范化以及灭菌器检测等共性问题与专家展开了提问交流。
外来医疗器械由于手术针对性强、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多为临时租借使用。如操作人员处理方式无法达到同质化,极有可能导致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甚至灭菌失败,造成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安全风险。因此,针对外来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指南培训围绕指临床消毒供应护理的具体操作要点,从患者安全、专业发展的层面,推广外来医疗器械集中化规范管理,对上海地区贯彻落实并规范执行指南标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市护理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消毒供应学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