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2月10日),由成都绿之叶公益发展促进中心开展的城市公益项目“好妈妈成长计划”在南京易源轩国粹馆举办“好妈妈读书会”主题活动,三十多位妈妈现场聆听专家对于有关亲子关系的解读,期间还有两位成都“好妈妈”志愿者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亲子故事。在课后的微信群里大家仍意犹未尽,感触良多,纷纷表示没想到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对于父母来说,成长亦是一辈子的修行。据了解,这是“好妈妈读书会”在南京举办的第三期公益活动,活动开办以来已经吸引了不少南京职场妈妈的欢迎,有的妈妈还带来了孩子的爸爸一起倾听学习。
妈妈是孩子重要的老师,身陷焦虑的妈妈也需要公益关怀
说到发起“好妈妈”项目的初衷,学习心理学专业的高华老师表示,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都市妈妈们,特别是职场妈妈,所需要承担的压力非常之大,很多时候妈妈们压力大且难以找到合适的疏导机会,她们在家庭、生活、个人多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却没有求助的地方。与此同时,妈妈们的情绪不健康(或悲伤痛苦,或焦虑无助)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带着这些不健康情绪引导孩子,孩子的成长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整个家庭也会因此出现各种矛盾、冲突。如果妈妈具有智慧、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以此引导家人调节他们的情绪,那么整个家庭会因此温馨起来,孩子自然也就有了一个良好而平静的成长环境。在高华看来,公益不仅需要关注留守儿童、受灾民众和孤寡老人等,也需要关注那些不为人知的、身陷焦虑之中,但却无处求助的人们。“妈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是“家”的枢纽、深爱着家庭与孩子,但若爱得不当也会无意中给家人带来伤害,甚至是难以平复的创伤。对此,成都绿之叶公益“关爱心理”项目部今年3月开展了“好妈妈成长计划”,采用系统的成长课程作为引导,用“专家成长课+好妈妈读书会”的形式,帮助妈妈提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进而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并提升亲子养育的技能,帮助妈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格完善的“好妈妈”。据了解,作为通过民政部门审批,在同类公益组织及社会中积累不少口碑的绿之叶公益发展促进中心一直致力于偏远地区支教事业,而这一新成立的关爱心理项目去年建立以来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支持,包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朱建军、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副研究员祝卓宏等也都加入了该项目组的督导团队,提供包括免费心理辅导等服务,而“好妈妈成长计划”也是关爱心理项目中一项重要计划。目前,这一免费的公益项目已在成都、重庆、南京开展,未来将计划在更多城市落地。
改善提升亲子关系 妈妈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昨天读书会现场,来自成都的“好妈妈”志愿者彭小冽女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亲子故事,初为人母的她之前为孩子叛逆伤神不已,经常觉得孩子不听话,惹自己生气,母子之间的关系在孩子7岁时一度恶化到冰点,无奈之下,她把孩子送到某知名情商训练班去“蜕变”,可惜花了超万元的培训费却收效甚微,经过“好妈妈”的引导才了解到:孩子很多“不足”其实原因在自己,自己深受原生家庭(即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的影响有许多教育不当的地方。在“好妈妈”督导的要求下,她首先建立了亲子交流簿,每天写下孩子的5个闪光点,当天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或者进步的地方。最初,彭女士绞尽脑汁都写不出孩子的进步,一提笔就浮现孩子今天的捣乱和缺点,但在督导的坚持要求下,她开始慢慢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一一记录,在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儿子并没有那么不堪,而是自己过于苛刻,与此同时,督导也把彭女士每日记录的5个闪光点拿给她儿子看,孩子看了非常惊讶,突然觉得妈妈还是爱自己的,伴随后续督导的指导,彭女士渐渐地和孩子建立了非常融洽的关系。而另一位远道而来的成都妈妈彭婕分享到:自己父母的打骂教育带给她深深的不安全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与孩子、爱人的互动;而这都是在自己当了妈之后才了解到的。两位妈妈的故事让不少在场的妈妈们陷入沉思。
据了解,目前“好妈妈”读书会妈妈们的孩子大多在0-12岁,这个阶段也是心理学家认为的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家长们需要多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及变化。绿之叶公益今后将每周都会在南京易源轩国粹馆开展 “好妈妈”读书会,她们也欢迎更多有需要帮助的妈妈们能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