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图书馆阅览室读了一本叫《性格地图》的书,书中对各省人性格的分析深有感触。最起码个人觉得对于山东人性格特点的分析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凭记忆,自己就把一些有印象的观点和自己的一点观点掺杂在一起写出来。一直以为“一山一水一圣人”这地理上的特点就是对山东的最好概括,没想到性格的分析也是这么精辟。
“文也行,武也行”题目就点明了山东人性格的双重特点,孔孟之乡与水泊梁山,一文一武。儒家文化的文雅与梁山好汉的义气这一对看似矛盾的性格如今依然在山东大地上普遍存在。也许是齐鲁文化的影响造成的吧,齐国粗犷豪放的特点与鲁国儒雅知礼是其根源。齐国在历史上商业发达,好武重义,不乏忠勇正直之士,如田横五百士。鲁国是周国的嫡系宗属国,知礼重孝的观念深厚,亦不乏尊礼重信的义人,如柳下惠、尾生。
忠勇好义,尊礼重孝;文质彬彬,好为正义;文化底蕴深厚而又呐于言,外表冷淡而又内心不乏热情之心;为人正直而又缺乏变通;恋乡顾家,而又盲目排外。这些都是一些这些年来外人与山东人自己的评价。个人觉得上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说山东人的老乡情节很重,在校园里三五成群,成群结对的操着怪怪的口音的很可能是山东人,山东人老乡观念很大,凡是山东的都称得上老乡,大大小小的老乡会往往持续不断,也许在其他省份的人看来很怪异,其实这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谊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但是有一点,据说山东人有点排外,这可能源自最近几年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的自大情绪吧。
山东人最喜欢人夸奖他勤快、孝顺;反而聪明、灵性之类的退而居其后。忠勇之士辈出也是其传统,据调查现今我国军中将以上的将领中山东人就占了三分之一强。另外孔繁森、焦裕禄等党的好干部也很多出自齐鲁大地。
山东人重视礼节,“礼多人不怪”就是其写照,鲁国重礼的传统一直在今天发挥着影响。亲情关系的处理,山东人也有其特点,“表。”“五服”“属辈”之类区分的词语大量存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海发展靠区位,广东发展靠政策,山东发展靠老乡”也许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这最靠不住的也是关系了。山东人的自豪感往往与老乡与家乡紧密相连,每当家乡有什么事的时候,这就成为炫耀的资本,老乡的发达也可以使其他的老乡为之快乐很久。山东人地域观念很重,缺乏变通。很多时候,潜意识里就把人分为南方人与北方人,传统中山东人依然称到北方打工的南方人为“南蛮子”,这种偏见或许因为地域性格差异的原因,很难消除。
不过与山东人往往会说:“山东人实在,喜欢心直口快”,确实“实诚”是山东人夸人的口头禅,不弄虚作假,一是一、二是二,真诚中缺乏变通。所以在山东人的性格中虽富有真诚与体贴却又往往缺乏浪漫,可以说“山东的女孩适合做老婆,却不适合做情人”估计男生也是这样吧。
由于经济的发展,山东人的性格差异性有增大的趋势;沿海开放城市比如青岛之类的,这些地区山东人的以上性格特点就更加微小了。
相对来说,山东人的口碑在全国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以上对山东的男男女女们有所得罪,敬请见谅,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胡诌,无需当真。
上一篇:[分析自己的性格]自我性格分析
下一篇: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