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铭来渝
记者 薛姣
提起畅销书作者高铭,相信很多读者都比较熟悉,他曾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写就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经出版,便受到各界人士及广大读者的欢迎,至今累计销量数百万册。
2013年起,高铭持续深入催眠诊所、心理诊所,获悉珍贵一手资料,推出《催眠师手记》系列,用一个个真实案例,直面当代人的心理底线,寻找现代都市人的心理共鸣。5月6日,高铭带着《催眠师手记》第二季作客南坪星光时代广场西西弗书店,和重庆读者面对面交流。他透露《催眠师手记》系列的影视作品已经在进行中,而他也坦言如果抛开一切,单纯找最理想的演员,那么他心中的催眠师和心理分析师就是胡歌和张震。
与《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关注精神病患不同的是,《催眠师手记》系列关注了更广泛一类的群体。“他们都是那些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并且企图寻找解决办法的常人,而不是相对有极端看法的非常态人群。”高铭说道。因为写作,高铭接触了不少心理咨询师、催眠师,这也让高铭自己成了朋友圈中的“咨询师”, “但除了很近的朋友,我偶尔给点意见,算是小福利外,我一般都不参与解决。”
不过,高铭还是建议大家如果怀疑或者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了,最好找相关专业人士。“一定是有效的,倾诉就可以解压。心理分析师把那些潜藏的东西翻出来,曝光之后变成意识,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在他看来,当下国人其实大多数存在问题的就是不愿意交流、沟通。“其实多和人沟通是排遣压力的很好的方式,像我就是和我太太沟通,把这些写出来都是解压。”
有意思的是,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的催眠师都略显夸张——至少高铭自己没有接触过那样的,“我认识的心理分析师有一个用水晶,剩下的都是对谈,用催眠摆的一个都没有,他们都觉得没有什么作用。大家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都是戏剧化,追求画面越炫越好。原来我看过一个低成本的作品,用手机放万花筒画面就能催眠的,这些都是不靠谱的。”
高铭还透露《催眠师手记》的网剧目前正在筹备中,而具体到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演员人选,可能要到中后期才能确定。高铭说,自己希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做。不过当记者问起演员方面有没有大致的范围了时,高铭再三强调和拍剧的筹备进展无关、纯属自己创作上的内心想法后,笑着说,“其实在没有谈到制作网剧时我就想到过,书中的心理催眠师的形象胡歌比较适合,心理分析师就是张震。”高铭说,自己喜欢胡歌的内敛,而张震所有片子自己都看过,“我发现他有个特点,哪怕是他最严肃的时候,眼神和动作其实都在拼命压抑着内心的邪。还有小田切让给我也是这种感觉,好像松懈一丝就泄露出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