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作战理论的优劣,往往不能只看它的“鲜活度”,而忽略它的“匹配度”
多年来,我军一直重视军事理论创新。通过研究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军队新的作战思想和战法理念,形成一系列创新性较强的作战理论。笔者长期从事军事演训工作,在实践中发现,个别囿于战后局部战争经验而创新的作战理论由于水土不服,导致一些战法到了演训场开始“变形走样”。为啥会出现新作战理论落不了地的现象?到底是理论研究的问题,还是实践运用的问题?笔者分析,这些创新的作战理论落不了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理论“舶来品”缺乏理性分析。坦率地说,我军不少创新作战理论的源头均来自那几场被大家称之为经典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而那一时期,中国军队正处在军事革命的“变革期”、战争实践的“空白期”和军事理论的“饥渴期”。这一历史事实不可避免地加重和加速了我们对理论“舶来品”的接受度。客观地讲,那几场战争的确给我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对战争形态和作战理念的全新认识。也正由此,难免会导致一些人缺乏理性地面对理论“舶来品”。加之前些年,我军在吸收消化和借鉴运用外军作战理论的过程中,存在囫囵吞枣的现象,也催生了一些理论“次品”和学术“垃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理论的纯净度。
对理论“层次性”缺乏整体分析。如同世间万物一样,作战理论也有它的“颗粒度”,其粗细大小决定了它的理论边界和适用范围。反思作战理论落不了地的问题,恐怕与我们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不分,借鉴运用错位不无关系。比如,合成旅对抗演习中,面对蓝军核桃壳般的机动式防御体系,红军总是找不到破击的楔口,反倒被蓝军一一破击。带着这个困惑我曾采访过蓝军官兵,他们总是信心满满告诉我,即便红军端了我们的指挥所,我们照样能打败红军,因为营以下分队是抗击主体,只要周密组织好预先协同,再加上作战中的自主协同,就能形成整体抗击能力,作战过程中的旅级指挥主要是协调和提供支援而已。蓝军官兵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道理:战术体系并不像战略战役体系那样庞杂,它紧凑严密,不砸破外壳甚至无法触及体系,即便体系的某一节点被破击,极强的协同再生能力也能确保体系完整。同时证明,战略战役层面行之有效的理论,不见得在战术层次发挥作用。因为战略战役与战术节点的目标价值不是等量齐观,而是逐级递减的。如果不分层次上下一般粗地运用,难免出现种种不适应的问题。
对理论“匹配度”缺乏实际分析。检验作战理论的优劣,往往不能只看它的“鲜活度”,而忽略它的“匹配度”。理论与实际的匹配度越高,它所产生的实用价值也越高。世界发达国家军队一些理论创新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毋庸置疑。但不应忽视的是,他们所创新的作战理论,是与其武器装备发展、部队编制体制以及组织指挥体系等有着极高的“匹配度”,因而在战争中实现了理论价值与实践效益的统一。因此,我们绝不能脱离了自身实际,那就是尚未打过一场典型的机械化战争,特别是编制体制、指挥体系、力量体系建设还处在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时期。忽略这个实际,难免出现创新的作战理论“匹配度”低,并在实践运用中的“变形走样”不落地。
目前,我军正在重构军事理论和作战条令等法规体系,需要反思前行,更需要正本清源。如何建立与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战思想体系,如何构建与新的编制体制相适应的作战理论体系,如何形成充满中国军事元素的作战话语体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