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必须把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大力倡导教育精准扶贫、推行教育脱贫攻坚规划,为湖南农村基础教育助力,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正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打好教育扶贫这张牌,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一、单线扶贫向双向互动转轨。对于当前输血式的扶贫模式,政府正在制度保障、资源配置、过程监管和评价考核等方面强力推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难以落地。对此,一定要注重扶贫效应的量变和质变规律,要把从上到下的单线扶贫逐步转变成上下互动,让优质教育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渠道畅通,受众精准,资源供求之间适切度高,效益明显,避免资源浪费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扶贫与学生扶贫共存。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2016)指出,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心,要通过大力推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免费定向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来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加强学生扶贫力度,实现师生共扶。应优化学生资助资源的分配结构,加大资助资金投入、实现全面覆盖,加强资助资金监管、做到专款专用,精准甄别贫困学生、避免信息作假,加强沟通联系、避免重复资助;积极打破传统资助模式,开拓学生教育扶贫的多元化,通过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去城市学校进行游学、访学等途径而激发其学习的内动力;注重学生特长、兴趣及本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资助贫困学生进行专业和技能培训;加强学生思想文化建设,促使其形成自我发展和调节能力。
三、线上扶贫与线下扶贫并行。随着“互联网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育扶贫上的广泛运用,不仅能对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扶贫工作的跟踪开展及其效果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及时调整教育扶贫工作计划,还能开发网上在线课程,以弥补贫困地区师资的不足,高效地与现代社会接轨。但农村教育扶贫在重视线上扶贫的同时,也应加强线下扶贫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科学计算的前提下注重人文关怀,主动深入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中去,关注他们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群体,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困难,让教育扶贫对象真正受益。
四、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合力。充分发挥民间优质资源进入教育扶贫行列,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校校之间扶贫单一模式的有益补充,实行社会民间教育机构的资源对区域教育资源的短缺的对口扶贫,有利于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源,减轻政府教育资源的供给压力。各类政府部门在协调和发挥民间教育参与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企业的主动性和协同性,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与民间团体、社会人士等合办模式,以此促进教育扶贫事业从单一格局转向多格局的持续发展。
五、区域扶贫与多向发力对接。结合扶贫已有经验与成果,教育扶贫应构建多层次农村与城市扶贫精准对接模式,“一对一”甚至“多对一”,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资金、信息等多形式,多渠道支援甚至寻求外援。扶贫区域要以点及面,逐渐从某几个地区走向全域,确保城乡共享。
六、扶贫监督和效益评估双重。教育扶贫涉及到贫困的识别、帮扶、管理、评估、反馈等方面,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必须要完成的系统工程。尽管这几年许多地区都实施了各项扶贫工程,但其间的过程管理与扶贫效果的评估往往易被人忽视,必须构建完备有效的教育扶贫监督机制和实施问责评估制度。为此,要把教育扶贫工作作为项目制定-执行-检测-改进的良性循环闭链,真正做到有贫必扶、有贫必脱,实现教育扶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