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說走就走的戈壁徒步之旅,竟成了一出沸沸揚揚的鬧劇。上月初,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名在校大學生“應征”參加了由“Newth青年文化社區”主辦的“2019暑期全國大學生戈壁挑戰賽”。孰料,“挑戰賽”開始不久出了狀況——多人抱怨賽事組織不力,選擇退賽者多達357人。當事雙方各執一詞,多有齟齬,由此引發的輿情至今未休。
這次“挑戰賽”究竟“挑戰”了多長的距離,我們不甚了了。從有關報道來看,這個距離應該不少於三十公裡。在平坦的道路上,徒步行走三十公裡也許算不上什麼挑戰,但是,冒著酷暑,在荒無人煙的大漠戈壁上走完這三十公裡,對於大學生們來說無疑是一場不小的考驗。這不僅需要有良好的體質,還要有充足的體力與基本的野外生存能力。對戈壁行走者而言,這應該是一則常識。
遺憾的是,在這次“挑戰賽”中,不少參賽者似乎並不具備這樣的常識。他們欣然“應征”前往敦煌戈壁參賽,更多的是因為受了賽事廣告詞的“刺激”,想借一場很炫很酷很好玩的戈壁徒步之旅來“挑戰自我”。對於“挑戰賽”對參賽者的“挑戰”,他們了解不足,准備不夠。也正因為如此,“剛上路”不久,各種身心問題都出現了。
缺乏常識的不光某些參賽者,也包括這次“挑戰賽”的主辦方。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Newth青年文化社區”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機構,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作為“2019暑期全國大學生戈壁挑戰賽”的主辦方,“Newth青年文化社區”應該以實際行動表現出對相關常識的了解與尊重。可怕的是,種種跡象表明,主辦方恰恰在這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根據報道,“Newth青年文化社區”從來沒有舉辦過這類活動,但秉持著“無知者無畏”的“信念”,他們不僅輕率地涉足了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並且一下子就把規模搞到了一千多人。
更要命的是,主辦方並沒有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為活動提供必要的保障,而是在“招募”完成之后,將高度復雜的“地接”事項低價轉給了當地的一家機構。而事實証明,這個“第三方”似乎並不具備完成“地接”任務的實力。由此,參賽學生對主辦方產生各種疑慮並有所行動,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據說,“挑戰賽”是一場公益性的活動。主辦方也以此為自己的組織不力辯解。這種辯解其實並無多少說服力。敦煌戈壁徒步之旅通常每人收費過萬元,主辦方才每人收費不足五百元。似乎並無商業訴求,但也應看到,低價所吸引來的一千多人也會形成某種“規模經濟”,在低價轉給“第三方”之后,想必仍會有不菲的“收獲”。在這個意義上,所謂的公益活動其實也是一種精巧的“生意”。
對監管部門而言,看到、看透這些問題並非難事。針對各種踩踏常識的亂象,及時完成相關制度的設計與建設,為各種“徒步”活動筑起籬笆、樹立屏障,也應該是公共治理上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