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而伟大理论来源于伟大实践。
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阶段的文明体之一,并且至今没有中断过自身文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鸦片战争后,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古老的文明开始崩溃,中华民族也开始走向衰落。于是,建设现代文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要直面的任务。
在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现代社会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的共同演绎之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得以顺利推进。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背后所蕴藏的规律,既体现了人类现代文明建设的一般逻辑,更凝聚了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藏的规律、所体现的智慧,宛如一座丰富知识宝库,值得我们去开发、去淬炼。这些成果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也将成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创来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面向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文化形态,开始由要素生成阶段进入到整体形态跃升阶段。同时,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任务,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历史性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迫切需要既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规律,又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并具前瞻意义的理论指导。这些理论不仅要遵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而且还需要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这就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拿来主义阶段,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形成自己的主体性,有我们自主的、独创的见解。这些见解,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所蕴藏的智慧,上升到理论高度,转化成为我们把握历史进程、预见世界未来的一种自觉。
这种历史性和整体性的自觉,应该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每一位个人的自觉。只有如此,我们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与伟大的历史实践统一在一起,才能将自己的价值与文明发展联系起来,才能做到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