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委政法委领导在“心灵直通车”的“心灵畅谈工作室”调研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陈晓聪
2016年以来,广州市荔湾区着重从健全机制、创新模式、形成合力三方面着手,全力打造“心灵直通车”、“关爱之家”、“关爱小分队”等服务品牌,通过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2016年以来未发生严重心理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二是社会参与心理服务团队由首批54人增至315人,会诊解决个案1348宗、服务跟踪指引1124宗、接收热线咨询8.18万人次;三是设立2个免费门诊点接待患者3.45万人次,发放药品1260.7万元;四是借鉴港澳专业服务理念,培训226场13586人次,组织宣传380多场;五是心理健康知识覆盖率大幅提升达到85%。主要做法是:
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党政高度重视。出台“三纳入三制度”,“三纳入”:工作纳入日常、经费纳入预算、考核纳入体系。“三制度”:区、街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综治、公安、卫健等17个部门为成员,街道参照建立;日常观察制度,全区筛选出相当部分患者作为观察研判服务对象,落实配套管理;考评奖励制度,对部门、街道、专业团体、志愿服务者成绩突出的授予荣誉或给予奖励。
部门协作联动。在区、街、社区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搭建统一组织平台,区精神卫生康复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康园工疗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协同,与医院签订服务协议,与大型三甲医院双向转诊会诊,为每一名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社会共同关注。结合“世界卫生日”、“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主题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关爱帮扶。印制《阳光心灵善行荔湾》画册和《专业关爱 服务社群》个案汇编,作为年度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三年来共开展宣传活动380多场,组织关爱帮扶85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0万多人次。
健全排查登记、分类引导、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荔湾区依托市心理疾病社会防治与康复系统,开展专项排查登记,数据录入共享,制定分类引导和应急处置方案,做到数据清、情况明。
全面排查。区委政法委每年统筹开展一次专项排查,公安、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与街道合作成立专班,抽调精防医生脱产参与现场心理健康动态评估,做好上门评估、表格填写及系统录入、数据收集分析、应急处置等工作。目前共筛选出心理障碍患者5033人作为观察对象。
分类引导。对排查出心理障碍患者根据评估分三类处理:对比较轻微心理问题患者,引导家庭亲人和社会组织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服务;对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引导到医院专业救治,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健全患者心理功能,帮助患者康复;对三级以上患者现场应急医疗处置,由公安、社区、家庭“三位一体”联手监管。
应急处置。制定预防处置预案,明确街道派出所对严重心理障碍患者重点防控主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网格员与家庭亲人建立常态化信息互通,及时通报动态。当患者在家庭、单位、公共场所发生异常行为时,社区民警立即响应出警,医疗机构及时送诊,家人全程陪护,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肇事肇祸行为。区疾控中心完善对被管控患者评估报告制度,做好救治工作。区民政、街道落实对贫困患者救治救助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