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融通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构筑三全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尚未突破的难点。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高校均通过网络远程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广大高校教师密切关注抗疫形势,从中发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亲情教育、团结互助等思政素材,非常自然地将其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为课程思政改革带来了有益启示。
因事而化,推动课程思政“如盐入水”
课程思政因事而化,就是要将鲜活生动的实践作为教学资源,寓理于事、教化人心。
“因事而化”中的“事”,首先是“典型之事”。如代表“中国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修建,代表“中国力量”的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的“最美逆行”——从这些典型人和事中提炼思政元素,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爱国情、报国志。
其次是“可能之事”。即学生普遍关注、正在发展的热点事态。就此应直面形形色色的网络言论和各种思潮,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预测,引导学生提升思考力和辨别力。
第三是“变化之事”。课政思政实施主体应熟知各“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洞悉“事”变的敏锐性,引导学生认识规律、把握趋势。“因事而化”倡导将课程融入社会发展实际进程,让思想政治教育从遥不可及的“天边”回到学生可触、可感、可学的“身边”。比如在情况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战中引领学生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白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达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的效果。
因时而进,把握课程思政内在要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课程思政也要应时应景,积极回应时代、青年人诉求。大学生是时代“弄潮儿”,应紧扣时代重大事件、焦点事件,及时为学生答疑释惑。
因时而进开展课程思政,要抓住“共情之时”。社会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往往也是共情产生之时。此次疫情防控点燃了全民族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熊熊烈焰,也将全体中国人熔铸成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顺应大学生的共情心理,以情育情、以情达情、以情链情,可以有效激发其积极能量,坚定其信仰、信念、信心。
因时而进开展课程思政,也要抓住“共惑之时”。专业课程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相联系,面对社会上的众说纷纭和学生的疑惑,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应从专业角度分析、回应、解答受众的理论期待、诉求、疑惑,引领学生站在学科前沿认清事物发展的真相和趋势,把深藏于知识表层符号、内在结构之下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发掘出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二者合一。
因势而新,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史记》有云:“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需要借势、谋势、造势,最终实现“因势而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注入了强大信念和动力。
从课程思政主体来看,许多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再满足于埋头做一个“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东西知道很少”的“专家”,割裂“立德”与“求知”内在的有机联系,而是主动聚焦抗疫形势,努力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成功经验。
从课程思政渠道来看,教师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运用在线直播课堂、在线开放课程(MOOC)、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顺应当代大学生情感认知、行为方式、生活观念、话语表达、思维特质的网络化特质,与学生深入讨论交流、触发思想碰撞,让课程思政工作从“无处下手”走向了“如盐入水”。
从课程思政客体来看,把专业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思政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做法,更加吻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控疫形势下,课程思政供给的“引领性”“精准性”“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
实践表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是课程思政“产生温度”的内在机制,也是课程思政“保持活性”的重要诀窍。只有直面时代课题、与社会同步合拍,方可实现课程知识内含的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同频共振,增强立德树人的时效和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