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征三问”与“自我叩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时,对参加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的干部,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的“长征三问”,振聋发聩,涤荡人心,令人深思。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感悟“长征三问”,不妨也来一次“自我叩问”。
问一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还真吗?”毛泽东读过《共产党宣言》后,坚信马克思主义从未动摇,并经常讲,“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区别真假马列主义”。邓小平也讲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共产党人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信仰科学、信仰真理。
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行动有力量。方志敏在狱中文稿中曾多次谈到共产主义信仰,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并为此献出了生命。正是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崇高的信仰,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最终换来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现在个别党员干部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既愧对先烈,也愧对党章。信仰缺失是最大的缺失,信仰如果缺失,“主心骨”就立不起来,精神上就会缺钙,就难以站稳脚跟,就会得“软骨病”,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实践证明,共产党人唯有对马克思主义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才能视死如归、勇往直前,克服前进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
问一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还深吗?”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不忘本来”,积极“吸收外来”,永远“面向未来”,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不容易,坚持住这条道路更不容易。改革开放后,有人怀疑:中国搞的还是社会主义吗?苏联解体后,有人怀疑:中国的社会主义还能搞多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人怀疑:社会主义体制到底具有怎样的优越性?今天,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赞叹“中国奇迹”、对表“北京时间”、倾听“中国声音”,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这也充分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应该拥有无比的自信,没有理由不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永远打不断的是脊梁,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有了共同的信念,就能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成就伟大事业,反之就会一盘散沙、一事无成。只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踏踏实实往前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美好蓝图终将会实现。
问一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还强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从未改变、信心从未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他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新的长征。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的党员干部面对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思想上摇摆不定,行动上犹豫徘徊。南昌起义南下失败后,朱德面对极其艰难的处境,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要革命的跟我走!朱德革命到底的坚定决心,稳住了动摇的军心,坚定了官兵的信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同样需要当年那种不畏艰难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同样需要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种拼搏精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待和观望没有出路。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就能经受住任何考验,无往而不胜。
下一篇: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