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长江黄河如此奔腾》。
图为《这就是中国》。
图为《思想的田野》。
核心阅读
思想理论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社会关切,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观。
注重画面与内容的融合,以故事为主体、以思想为主轴、以人物为主角,理论表达更扎实更具体,避免概念化表达以及思想与镜头两张皮的现象。
思想理论节目如何正本清源、创新表达?近年来,各地卫视频道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推出一批现象级作品,获得各界关注好评。
“理论宣讲大篷车”
为年轻人开辟求知渠道
2016年5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人民网联合出品电视系列节目《开卷有理》。该片以马克思的生平为主线,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系统化、通俗化解读,为年轻人开通新的求知渠道,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其后,该节目采取季播形式,不断创新表达,强化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对接。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就是中国》《光荣的追寻》《社会主义“有点潮”》《八桂新风行》《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思想的田野》《长江黄河如此奔腾》等接连推出并产生广泛影响。《思想的田野》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多家卫视联合制作,以“理论宣讲大篷车”为载体,走近田间地头、城市街道和工厂车间,以“寻访+解读”的方式,发现故事、阐释思想、讲述理论,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发热烈反响。
这一批节目的出现,是理论自信在荧屏上的具体体现,也意味着泛娱乐退潮之后,电视节目使命职责的新觉醒、理论宣传语态的新变革。
回应时代关切
“高冷”理论化作身边小事
曾有一段时间,思想理论节目被划入高冷之列,关注度不高,创新不足,声量较小。百姓眼中的高冷内容如何做到入眼入脑入心?归纳起来,就是把思想的高度、理论的深度、生活的热度、情感的温度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创新首先是实践与理论的辩证统一。照本宣科,忽视现实生活的立足点,观众难以买账。这些节目选择从当下百姓关心的社会生产生活切入,比如,讲马克思主义,聚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指导,以及对社会发展和制度运行的推动,将“高大上”的理论转化成身边小事和社会进步。《思想的田野·湖南篇》在脱贫攻坚的现场开设讲坛,以观察员的视角讲述各类扶贫模式的内涵和效果,从农村面貌和农户家庭的变化看精准扶贫的成效。以实践为起落点,以事说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节目引导观众在感性认识中理解理论原理和意义,形成理性思考和情感认同。
这些节目强化观察员的发现和学者的分析,把故事性与学理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内容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中国》《光荣的追寻》中,主持人只是串场者,舞台交给各方专家、观众,由专业人士讲述专业问题,分享经验、经历和知识。思想理论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社会关切。《这就是中国》的精彩看点就在于回应问题,如“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基层治理如何克服形式主义”等等,解疑释惑不躲闪,故事性、知识性、思考性、话题性相统一,大大提升思想理论节目的观赏性。
创新还展示了思想理论的巨大包容性和表达力。很多节目走出演播室,进入各类现场,挖掘普通人身边的生动事例。通过访谈、讲述、再现,借助航拍、跟拍、现时、闪回,走近车间、乡村、海洋、湖泊,理论概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场景,以丰富的镜头语言,克服传统理论节目结构单调、语言枯燥的不足。同一般政论片不同,这类节目注重画面与内容的融合,以故事为主体、以思想为主轴、以人物为主角,使理论表达更扎实更具体,避免了概念化表达以及思想与镜头两张皮的现象。节目形态也不拘一格,《思想的田野》将电影、纪录片、话剧、新闻报道、综艺、动漫等多种形态融为一体;《理响中国》运用电视综艺竞答的形式,加入动漫主持人“理响君”,强化节目的对抗性和观赏性。追求年轻态气质也是这些节目的共性,力求语言通俗、故事有趣、百姓视角,因此赢得越来越大的“朋友圈”。
找好价值立足点
防止概念化悬浮化综艺化
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理论引导群众科学地认识世界,为群众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群众科学、辩证地思考问题;理论为群众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规范,引导群众形成价值共鸣和价值追求。而这,正是思想理论节目创新的立足点和价值追求。
当前,思想理论节目在创新中实现价值,节目样态、话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依然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
一是要解决理论表达的浅表化,创作者需要从体系层面认识和把握理论;二是要重视理论逻辑的再现,使之为群众理解和掌握;三是要避免概念化空洞化,充分展示理论内涵和实践主体;四是要突出议题设置,理论宣传节目要防止悬浮化,必须回应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五是要防止节目的综艺化。
当前,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许多重要理论成果需要宣传,引导观众结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理解理论、掌握理论,思想理论节目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