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燕主持召开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与会人员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
会议现场
会上,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张凌云领学了《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副局长李永权领学了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关于印发〈淮安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实施办法〉的通知》,传达了近期各级纪检部门工作通报,二级调研员刘月萍就“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作了主旨发言,其他局、馆相关领导分别联系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
孙晓燕在作总结讲话时说,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更加务实、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开展工作。要积极宣传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原原本本传递给乡亲们,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要严格落实政策,做好上传下达,善于协调多方力量,统筹各方面政策、资金和资源,确保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缺一人。二是抓住关键环节,紧盯短板弱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摸全底数,更为精准识别贫困群众的基本信息、收入构成、致(返)贫原因,列出“一户一策”需求清单;要精准施策,吃透搞懂政策精神,帮扶要人各有别,真正做到因人施策、精准施策。三是构建长效机制,长远考虑,对脱贫攻坚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走访慰问,重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产、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要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持续做好周恩来精神进农村,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动员各方参与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针对“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孙晓燕说,一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始终坚持党对纪念地工作的绝对领导,聚焦纪念地高质量发展,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思考,以“破”“立”的智谋有效解决难题和瓶颈,不断完善纪念地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二要把制度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果。要始终聚焦奋斗目标,坚定信心,科学应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纪念地发展各项任务;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智能化保护、智慧化服务、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新期待。三要把制度意识转化为执行能力。要在执行制度、遵守政策上要学习周总理,党员干部带好头、做表率,学会用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纪念地科学治理的全过程,以过硬作风创造过硬成果。
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孙晓燕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聚焦主责主业,开拓进取、务实奋进,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重点要把握好“三个字”,一是“全”,做到对象全覆盖、措施全方位、落实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涉及纪念地每个人、每件事,没有任何的特殊和例外,对象要全覆盖;从严治党要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建章立制与执行落实有机统一,规定动作一个不少,措施要全方位;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落实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各方面,体现在各个环节,落实要全过程。
二要“严”,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要求,推进纪念地工作规范化进程,严肃办公规矩,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党员干部要像周恩来那样,做到“四慎四自”;严格管理,紧盯“关键少数”,从严培育、从严选拔、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确保履行好主体责任,又成为被监督管理对象;严格监督,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这一有力手段,抓早抓小抓苗头。
三要“常”,推动教育经常化、治党制度化、监督常态化。教育经常化上,局、馆领导和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治党制度化上,认真总结、细致梳理中心在落实党建责任、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切实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密;监督常态化上,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廉政风险点动态监控,同时强化群众监督、组织监督、舆论监督,让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