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下午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本期圆桌会聚焦: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本期嘉宾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教授 张为付
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倪明胜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教授 刘喜发
主持人:南报融媒体记者 宋广玉
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
的执政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您怎么理解?
倪明胜:这一重要论述饱含着最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最纯粹的赤子之心,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精髓要义的当代阐释,更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理论现实意义。
“人民至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的宗旨使命集中呈现。为人民谋利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把人民性一以贯之躬耕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性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真正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这些生动体现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要求。
“人民至上”体现坚守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自觉实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不断激发民众的创造活力,在集聚民心民智民力中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人民还是党的工作的最终阅卷人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成效要在造福人民之中来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最终要看人民是否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性地位,这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自觉实践。
刘喜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享用者、社会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者。人类历史首先应当是直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人民群众对切身利益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党是如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
刘喜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回顾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的大量论述,都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要求。
更加注重民生发展,补短板谋创新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南京来说,该怎样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张为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发展的归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出发点,可以端正发展方向,选择发展路径,规范发展行为,取得发展效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各级政府组织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期待。人民的现实需求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是物质与精神同时的,所以发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应有精神上的追求。还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发展的试金石。
南京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传统的城市,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民生发展,在基础教育、基础医疗方面补短板,谋创新。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推进专业健康医疗谷建设和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形成辐射周边的医疗服务网络和教育服务网络。
#p#分页标题#e#倪明胜:当前,我们要把“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根植心底见诸行动,要自觉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尽心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就业等实际问题,把疫情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抓紧完善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预警应急响应机制,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坚决守住安全底线,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全力保障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刘喜发:南京近年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对标找差、创新实干,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迈出新的步伐。
当下,我们面临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我们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防疫生产两不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调整市级财政预算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杜绝铺张浪费,增加直接惠企利民的财政性支出。市区两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压缩行政费用开支。加大公共事业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投入,落实相关政策以调动和保护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小城乡之间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资金投入,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通过发放补贴和消费券等形式,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护困难群众。通过我们的各项努力,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下一篇:最新观剧五大定律,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