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是基础理论学科。它的创新发展,需要在大量微观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归纳总结,形成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有效依据。做好历史研究,必须要有丰富的第一手档案史料,这是一切历史研究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创建70余年来,经前辈学者的努力,积累了大量档案文献,为近代史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以来,近代史研究所承担了院创新工程“近代中国海外珍稀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集文献,先后从欧、美、日、俄和中国台湾地区征集档案千万余页,不仅提升了近代史研究所在学界的影响力,更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
文献收集工作首先从中国台湾地区开始。近代史研究所先后系统复制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档案一百余万页、“国史馆”档案数百万页。从台湾地区征集的档案中,有大量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珍贵档案,其中包括大革命时期一批中共领导人的手稿、信函,其中许多文献是大陆各级档案馆没有保存的档案,充分反映了两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业绩。
此外,在欧、美、日、俄等地也收集到部分中共档案文献。例如,俄罗斯各级档案馆藏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关系文献近30万页,包括“中国共产党成员个人档案”10余万页,充分呈现了早期中共领导人在苏联学习和工作的情况;荷兰国家档案馆藏驻华领事团主席档案,包含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在北京领导革命及就义前的大量珍贵文献和历史照片,展现了大革命时期党领导革命的艰难历程。这些档案文献极大地拓展了中共党史的研究空间,对我们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近代史研究所从海外征集到的文献中,精选近500件档案,承办了“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分别予以报道,其中央视“国家记忆”频道发布了革命先烈陈乔年在苏联学习时期的履历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这些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档案文献支持。
近代史研究所还将该展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分别巡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陆续组织了近千名在校学员参观学习;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也要求全院同志参观学习。上述两家单位还提出,希望与近代史研究所开展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党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征集的千万余页海外珍稀文献,涉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等多个方面,为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其中部分档案对我们了解国际组织的创建与运行有着重要价值,也为深入研究联合国的创建、国际法院的运作等课题提供了史料支持。
近代史研究所搜集整理的大量相关文献,对研究钓鱼岛问题等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外,近代史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大量港澳台文献开展深入研究,围绕海峡两岸关系、“一国两制”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和相关部委的肯定。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据此,在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的支持下,近代史研究所创办了“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该平台创办不到五年,已上线文献图书10余万册、报纸1045种、期刊30余种,收录中国近现代史文献总量逾3600万页。自2018年上线以来,平台访问量稳步增长,在学界与社会上收获了良好反响。平台特设“红色文献”专题版块,集中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文献,并为“学习强国”平台提供了数万页的党史文献,供全国党员干部学习,得到了中宣部的肯定和表扬。
通过上述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运用丰富扎实的史料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大历史观”,在全面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推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贯通性、引领性高端学术成果。
第二,树立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打通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间的壁垒,以深厚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提出符合历史经验和现实逻辑的对策建议,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第三,在经费和人力方面持续投入。自“近代中国海外珍稀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设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陆续投入数千万元资金,近代史研究所投入大量人力,并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和长远规划,取得了良好成绩。
第四,整合海内外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网络作用。近代史研究所在执行海外文献征集项目时,依托学术资源网络,成立“海外珍稀文献征集委员会”,协助征集散落海外的珍贵近代文献与档案。
第五,着力打造传播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近代史研究所创办有《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近代史资料》《台湾历史研究》以及“近代中国研究网”“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等,并通过这些传播窗口打通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间的壁垒,让学术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贴近大众,进一步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
(近代史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