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经济研究明白简单道理
——刘世锦《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五个重要理论问题》一文读后感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先生在《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五个重要理论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城乡之间的要素难以流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世锦先生“一直呼吁不要把城里人下乡看成洪水猛兽,但是这个争议也很大。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宅基地能不能流转,这些问题难度相当大。其实中国改革很多事情不是高难度的动作,你会发现都是最应该改的,最后你就改不动。有时候涉及一些道理,道理讲不懂,是什么道理呢?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到了30岁的时候不懂了。”
二是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前沿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短板“跟高校有关系,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我们的水平还是比较差。如果说中国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的产生土壤,中国的创新走不远,一定程度以后就没有后劲了。但是要形成这样的环境,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一定要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环境。这个任务很重,短板要补上,必要性非常迫切,难度也非常大。”
刘世锦先生所提两个问题及个人的研究观点非常明确,我自己也举双手赞称。同时,据我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很多人包括很多著名的学者、教授也都对以上两个问题发表过意见一致的研究观点,但不知何因,总是难以传导到政策研究层面。所以,就很难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决策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刘世锦先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本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的改革举措,但现在的改革现状与改革目标相去甚远,不进则退。如此而已,又怎么能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环境,建设一个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产生的土壤呢?
最近,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发表了一个高论:“经济学除了解释行为和现象,没有其他什么用”。而我认为:经济研究最大的用处是阐明道理,并力求能让简单的道理成为决策者的参考依据,从而形成相对合理的国家政策和大政方针。
如果从这个现实目标出发,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研究现状,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者观点聚焦不够,政府缺乏引导。虽然有些任务很重,短板也很明显,必要性非常迫切,难度也非常大。但却没有研究机构予以重视。虽然有些道理,三岁小孩都懂,但却没有政府智库勇于阐明内在的逻辑,力陈直谏。而民间智库的声音又很弱小,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种现状不知何时能够有所改变,但愿刘世锦先生的荐言能够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