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靠话题、靠吸引眼球卖书的时代。眼下这本《全国最穷小伙子的发财日记》(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一个是“最穷”,一个是“发财”,在这种极大的概念反差中,在封面上一个金灿灿的大元宝的映衬下,读者的眼球被抓住了,动心了,买账了。
长久以来,我们的读者,都是很愿意把小说当作真实的故事来读的,对号入座乐此不疲。去年张爱玲《小团圆》出来的时候,全体张迷一起行动,把书中的人物细细考察了一遍。现在,以第一人称写的《发财日记》出来了,读者把它当真,更是有理有据,它还是“日记”呢!作者重庆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出路全无。可就在这时,老康绝地反击,从小事做起,深入建材行业,不放过每一个细小机会,终至成功。
重庆老康靠在建材市场蹲点、做市场调研发财,平心而论,这种发财方式,不具有普适性。成功无法复制,就像你照着菜谱做菜,做出来的味道却总有偏差一样。但是,《发财日记》所宣传的个人奋斗的精神,又是千千万万无法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所需要的精神养料。成功的人永远只能是少数,但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并且渴望自己的这种不服输的心态找到印证和支撑,从这个角度看,《发财日记》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最穷的小伙子都能发财,你并不是最穷,你为什么不能发财?时下流行一个词叫“蚁族”,指那些生活在都市边缘的刚毕业无钱无事业的大学生,而这本《发财日记》几乎可以说是呼应了“蚁族”这一概念,并且用一个“最穷的小伙子”的奋斗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且不论这样的“回答”有多少虚幻的成分,但有回答总是好事,最起码它再次证实了“做一行爱一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少说多做”这些老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