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威说资本让梦想实现的脚步更快了,他享受着这种被加速的感觉
资本寒冬背景下,共享单车一冒头就火起来了。
ofo小黄车在一年半的时间,共拿下6轮共计10亿多人民币的融资,其投资方囊括半个TMT投资圈,背景都不错。而这背后的主理人是一位年仅25岁的小伙子。
他叫戴威,今年7月刚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邦哥与戴威共见过两次面,无论什么场合他都表现得十分沉稳,讲话慢声低语。他的镇定和不慌甚至会给他人带来些许慌乱。
他创办的ofo是一个通过“智能硬件+共享”的方式解决500米到5公里短途出行难题的项目。
-
2015年3月,获唯猎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
-
2015年12月,获东方弘道和唯猎资本,900万人民币Pre-A轮;
-
2016年2月,获金沙江创投和东方弘道,1500万人民币A轮;
-
2016年8月,获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1000万人民币A+轮;
-
2016年9月,获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唯猎资本,数千万美元B轮;
-
2016年10月,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包括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C1轮战略投资,以及Coatue、小米、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Z资本、Yuri Milner以及滴滴、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跟投的C2轮融资。
在戴威看来,这些商业资本让他实现梦想的步伐更快了。他享受着这种加速的感觉,希望有一天把中国3.7亿的自行车存量都调动起来,让人随时随地有车骑。
创办“ofo骑游”,惨败
然而,在这之前,戴威率领的ofo先经历过一次惨痛的失败。
戴威很早便与自行车结缘:2009年,戴威考入北大,入学后他加入的第一个社团就是自行车协会,当时他们骑车去过很多地方。
2013年本科毕业后,戴威选择了去青海支教,当时他已经被北大保研,但他打算支教一年回来再继续读,想“多看看这个世界”。他们支教的地方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个镇上,他在镇上的中学当高一年级的数学老师。
对于戴威来说,那一年过得异常艰苦。那里非常偏僻,冬天最低零下25度,没有暖气,一天的伙食费只有3块钱,所以每天基本上就是拿着土豆蘸盐吃。此外,由于水资源紧缺,洗澡都是问题。
为了改善伙食和洗澡,戴威和其他几个支教的同学就买了自行车,每到周末就骑车去城里。乡镇距西宁市区约57公里,他们要骑3个小时。在这样的境遇下,戴威深刻感受到“自行车真是个伟大的交通工具”。
2014年从青海支教回来,当时国内的创业创新风潮已经开始涌动,资本开始活跃起来,戴威也开始想能做些什么。
在一次吃饭时,他得知师弟正在北大校友肖常兴的唯猎资本实习,而这位师弟告诉他唯猎资本刚募资到1.5亿美金,想找一些年轻人做早期投资。
戴威闲不住,就拉拢了室友薛鼎等人,想把在青海骑自行车旅行的经历做成一个旅游产品,组织年轻人去青海、台湾这样的地方去骑行旅游。
在师弟的引荐下他们去见了肖常兴师兄,然而,他们见面聊了很多支教的经历,并没有太多讲到项目实施的内容,肖常兴就凭“支教”这一点就打算投资他们100万元。
戴威是处女座,做事细致,考虑周全,这样草率的决策令他十分诧异。回来的路上,他和他的伙伴一起讨论该不会是碰到骗子了吧,心里一直存疑。后来他们又去见了几次肖常兴师兄,打消疑虑后,决定接受这100万元开始创业,创办ofo骑游。
还在做ofo骑游时的戴威(右一)
然而,创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截止到2015年4月,他们只接到四五个旅行团,中间还出现过一起事故:在台湾时,一个旅行团员因为玩得太激动从车上翻下去,跌得暂时失忆了。
而他们拿到的100万元在当时仅剩下400块了,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了。戴威跑遍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几十家投资机构,没人看好ofo骑游。投资人拒绝戴威的理由非常简单:骑行旅游频次太低了。而2015年4月其实是资本市场最火热的时候。
重新出发,“忽悠”师兄100万
戴威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但他特别不甘。
戴威出生在安徽宣城,从小到大,他一直都在群体里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小学他是班里的班长,大学里他从学院学生会主席一直升到校学生会主席。他练过5年足球,4年田径。他觉得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退缩,就像他喜欢的足球明星罗纳尔多、C罗,没有哪个不是刻苦训练坚持下来才有后来的成绩。
戴威开始重新思考创业的动机。孙陶然写的《创业36条军规》里面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创业一定要解决真需求,不要做伪需求。怎么区分真需求伪需求?用中文不太好区分,但用英文就很清晰:伪需求叫“want”(想要),真需求叫“need”(需要)。want的东西,用户不一定会掏钱;need的东西,用户一定会愿意掏钱。
那我们生活中need什么呢?追本溯源之后,戴威还是希望把领域锁定在自行车上,于是4年前的一些经历开始浮现出来。
2011年暑假,戴威在美国参加一个交换项目,需要每人提出一个创业计划。当时他已经买过4辆自行车了,他觉得这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要是能做一个校园自行车共享的事情应该就不错,但这个想法一直埋藏在他心底,没有实现。
如今转念一想,他大学四年丢了5辆自行车,身边很多人也有这个困扰,关键有时候还会发现自己的车没有停在身边。戴威在这一刻明白了“want”和“need”的区别:“自行车骑游是更高级的属性,而代步是更基础和必需的属性。”
戴威意识到代步才是自行车最基础的属性
带着这些想法,戴威只好又硬着头皮找到肖常兴师兄,忽悠他说团队找到了新方向,现在自筹了100万元资金,但还缺100万元,想再借100万元。肖常兴师兄的回应是:“虽然我不太看好你这个自行车共享,但经历了失败,你们的团队也有了成长,我给你钱,估值再给你涨一倍。”
其实戴威根本没有自筹到100万,但为了最终正义的目的,他变通了一下。
ofo上线第一天,接到200多单
将市场放到北大这片熟悉的校园,戴威开始感觉创业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2015年6月17日,ofo在微信发布文章《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文章宣布ofo将为北大校园提供超过1万辆自行车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有车骑,同时也呼吁2000名北大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
1天内,ofo收到了400多份申请。到9月份,ofo共收上来1000多辆车。他们为这些车上了车牌、刷了漆、装了机械锁,不需要钥匙,根据密码就能打开。
2015年9月,ofo共享单车上线第一天,平台上就接到200多单,这让戴威激动不已。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受大家喜欢的、被需要的。
北大学生贡献出自己的自行车
2015年10月底,ofo在北大单日的订单突破3000单,戴威意识到这次是真的抓到了用户的need,于是也有了复制扩张的想法。但还有一个问题——资金不够。
于是戴威又找到了肖常兴师兄,故技重施:戴威告诉对方自己筹到250万元了,希望再借250万元。
肖常兴师兄又借给他250万元。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戴威的确是自己筹措了250万元。于是,拿着这500万元,ofo开始复制扩张。期间,为了获得5个免费工位,戴威在北大孵化器路演,台下坐着东方弘道的创始合伙人李晓光,后来ofo就又获得了东方弘道的300万元投资;
但当时戴威身上依然背着600万元债务。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入局
2016年的1月30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那天ofo客服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某某基金,想投资ofo。客服把对方电话记下来,写到一个小纸条上给了戴威。
戴威当时并不知道对方是谁。到了晚上,他觉得应该礼貌地回复:“感谢关注,有时间我去给您汇报。”当时已临近春节,大家都准备放假回家了,戴威觉得不可能有投资人还在上班谈项目。可是没想到一分钟以内,对方秒回一条短信:“明早十点,国贸三期56层见。”而这个投资人就是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
第二天戴威就去了国贸,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朱啸虎。当时他并不知道朱啸虎是谁,就觉得这个人说话速度非常快,问题非常犀利,把他问懵了。
当时朱啸虎就给了戴威一个Term Sheet,要投1000万元。可是他给的估值和戴威最初的想法是有差距的,于是戴威就和合伙人在国贸的地下商场讨论,并且百度搜索朱啸虎到底是谁,一搜索才知道原来他竟然投了陌陌和滴滴,上楼戴威就答应签字了。
从拿到金沙江的钱后,戴威600万元的债务全部转成了股份,ofo的扩张也真正开始了。此外,金沙江后续给ofo带来了很多的资源。在朱啸虎的撮合下,戴威与天使投资人王刚、真格基金相识,两个月后,ofo又获得了1000万元的投资。
然而,资本热流的涌入并没有让戴威放弃冷静思考。每一次和资本接触,他都希望能给项目注入最需要的血液。
2016年5月戴威见了一个比较有名的基金,他们给了ofo一个较高的估值,并且逼着他早点签字。处女座的戴威又开始焦虑,失眠了。
失眠两天后,5月26日早晨,戴威起来很晚,没有去公司,而是去了金源购物中心,买了三件衣服,然后把一块他想要了很多年的4000块的手表买了下来,之后吃了一顿火锅,直接去了经纬中国的办公室,从下午3点谈到晚上9点,并和他们签了协议。
经纬并不是逼他签字的那一家机构,但戴威觉得金沙江和王刚可以帮他们从成功者的视角看问题,而“投资过快”的经纬则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他们启示,这样的组合更让他安心。
进军城市,结识程维
2016年6月,ofo的校园共享单车计划已经拓展到广州。
广州有一个大学城,十几所大学,4个村庄,共18平方公里,3000多辆车,每天能有2万多单。当时戴威就觉得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大学城的概念,而是一个县城的级别。秉着“城市是一个大校园,校园是一个小城市”的理念,戴威觉得可以开始去尝试城市市场了。
一旦进军城市市场,ofo必将面临更多的像摩拜单车这样的对手。
在关键的节点,戴威通过朱啸虎认识了程维,而程维是经历过当年滴滴快的血雨腥风市场争夺的人,双方谈论了很多关于共享出行的话题,而ofo本来的初衷也是“不生产车,连接车”,通过让用户参与到单车共享计划把闲置的自行车加入进来,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有车骑。
在关键节点,结识程维
2016年11月17日,ofo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场正式的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城市市场。同时ofo的车也迭代到3.0版本,并公布了“城市大共享”计划,准备用更开放的态度欢迎全球的自行车品牌、生产商将自行车和服务接入ofo,而700Bike则成了ofo第一个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ofo已拥有超过300万城市和高校用户,连接单车数量达16万,总订单量达4000多万。
进入城市,也让ofo从大学生群体走向了更宽泛的人群,然而在部分地区,ofo却遭到了不良用户的破坏和占为私用。
部分人把ofo占为私用
戴威觉得这件事情的本质是自行车的数量不够,用户觉得不够便捷才会占为私用,就和图书馆占座一个道理。他认为做正义的事,总会有好的办法解决。
戴威希望年底可以连接100万辆自行车,为了这个目标他不停地奔波。
联合创始人张巳丁曾在公开采访中说道,今年以来,投资人开始不断地找上门来,最多的时候CEO戴威每天都要见二三十个投资人。甚至有合伙人表示,“半天不见戴威,我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就非常高了”。
戴威说自己喜欢这样的充实感,这样的状态从他上大学组织活动的时候就开始了。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做的事情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