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专烧宫廷用瓷,产量很少,故传世品也极少。因而有人误认为北宋修内司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如同一类窑器,其实是误解。当时北宋修内司窑就是官窑。过去对修内司窑和临汝窑、官汝窑的认识都有较大的误区。根据笔者收藏的实物和个人的一些看法,我认为,历史上在河南临汝烧造的窑器,故名临汝窑,烧瓷于宋、金年代,以烧制青瓷为主。
我国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了局部发掘,从而揭开了官汝窑的神秘面纱,而为世人所知晓。原来宝丰县宋时属汝州。应该说,汝州地区的窑瓷包括临汝县和宝丰县等,都可统称为汝窑。汝窑系接受宫廷下达的任务而烧造,故产品十分精美,可统称为官汝窑。
官汝窑为北宋宫廷烧造,年代很短,约在宋徽宗赵佶在位时(公元1100-1125年)的20多年间。汝窑器极为珍贵,仅见铭文,一为奉华,凡带奉华字铭的宫廷用瓷都是当时奉华堂的专用品。还有一种铭文刻一蔡字,是用黑釉写的。蔡字铭文是物主的姓氏无疑,宋代蔡家能收藏汝窑瓷器的可能是当时的太师蔡京。再一种铭文是用金色写成的诗词:雅怀素,态向间中天,与风流标格……。由此可见,汝窑和修内司窑专烧宫廷用瓷,可统称为北宋官窑。北宋官窑除上述款识外,还有官字款,亦有三种形式:凸官字款,刻官字款、这两种都是楷书款,还有一种是凸写官篆字款。总之,北宋官窑是专指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官窑,宫廷用瓷器物的款识,有官窑内造、修内司窑、奉华、官、蔡等字款,都可统称为北宋官窑瓷字款。
1、官窑的胎泥淘得精细,胎质细润,由于泥中含有一定铁质成分,使胎色有多种,釉色有灰色、浅灰色、天青色、粉青色、淡黄色等,釉面因传世已久,不很光亮,一般都有细密开片,无纹片极少见。宫廷官窑器十分讲究,官窑釉以玛瑙屑作为原料,民间一般不会使用这种昂贵的原料。官窑器以美丽的釉色、精湛的制瓷工艺和特殊的支烧方法而称誉于世。
2、从造型来看,瓷器的品种和造型有宫廷用的陈设瓷和日用瓷,如玉壶春瓶、弦纹三足炉、贯耳瓶、葫芦瓶以及花式的盘、碟、洗、碗等。官窑器造型素雅端正,仿似古玉器;日用品非常讲究,制作精巧,气度不凡。
3、官窑中的汝窑烧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垫圈、垫饼垫烧;一种是支钉烧造。采用支钉烧造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数大多为3个、5个或6个,但笔者也见到一大件呈现7个支钉痕迹。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