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冲休妻的几段文字,如果简单看过去,会觉得林冲这人真是不错,爱惜娘子,不忍心娘子受到自己一个罪犯的牵连,主动休妻,多么宽容,多么博大。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其实对于林冲休妻,不单是我不能理解,连林冲的岳父和娘子都不能理解。
作为当事人,林冲娘子在事前没有任何准备,听到林冲要休掉自己之后,急得大哭,说:“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林冲的娘子,是一位贤良淑德,聪慧善良的女子,在水浒世界中堪称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面对丈夫休妻,首先想到自己,可是自己并没有任何责任啊,虽然高衙内两番调戏,可是林冲当场看到自己并没有被强奸,并且还有丫环锦儿可以作证。
既然林娘子确实清白,作为妻子没有失德,那林冲为什么要休掉娘子呢?
林冲面对娘子的哭泣,解释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下相误,赚了你。”什么叫“两下相误”?你耽误了我,我耽误了你,当然这里林冲是强调我不能“赚了你”,不能让你吃亏。此处表现的完全是为娘子考虑,毫无私心。
在之前林冲的休书当中,解释的更为明白。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更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并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林冲在休书中强调两点,一点是自己身犯重罪,生死不明。二是妻子可以任从改嫁,绝无争执。
简单看来这两点也是林冲为娘子考虑,话说得很是体贴。
可是,在之前林冲和岳父张教头的对话中,林冲的表述就不是那样完美了。
自蒙泰山错受,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无有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官司,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林冲首先强调和娘子的关系,一直很好,为后面提出休妻做铺垫。后来更说,自己前往沧州,肯定会担心高衙内继续相逼,妻子在家不放心,加上青春年少,完全不用为了林冲耽误终身。于是林冲提出,要休掉妻子,使得妻子可以任从改嫁,自己绝对没有意见。
在这段话中,林冲遮掩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暴露出谦谦君子林冲内心的肮脏和丑陋。
林冲走了,娘子在家,会遭到高衙内的骚扰。那么,林冲和娘子离婚了,难道高衙内就不来骚扰了吗?本来,高衙内找林娘子,还要背着个调戏良人妻子的罪名,可一旦林冲和娘子离婚,林娘子就成为待嫁女子,高衙内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来找麻烦了。
加上林冲一再强调自己走后妻子青春年少,别为了自己耽误了前程。什么前程?不就是给高衙内玩弄,做个小妾吗?林冲说妻子任从改嫁,自己绝无意见,不就是告诉岳父和娘子,就算高衙内来找你们的麻烦,我也不会搭理了吗?
此时在看林冲说的“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就可以明白,原来林冲是担心高衙内一直没有得到自己的老婆,会不断的陷害自己。只要高衙内得手,自己和娘子也就是“两不相误”了。
林娘子没有听明白,可是张教头听明白了。于是张教头说:“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彀。休要忧心,在老汉身上。”
岳父大人再三说明,自己会保证女儿的清白,会等待林冲归来。按照一般也就答应了。可是林冲坚持休妻,他说:“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人,便死也瞑目!”
张教头看到林冲如此坚持,没有法子,只好让林冲写下休书。
可是,林冲没有想到,张教头一直好好保护着女儿,高衙内始终不曾得手,于是高衙内派人火烧草料场,陷害林冲,林冲没有法子杀人落草,断了回归正途,官复原职的路子。
在梁山上,林冲原本有时间,有机会派人或者亲自去张教头府上接走妻子,可是林冲没有。一直到后来鲁智深上山,喝酒的时候,林冲感谢鲁智深当日在野猪林救了自己。鲁智深曾经问起林冲娘子的下落,林冲说:“小可自火拚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为忧疑,染病而亡。”
新版水浒曾经用了许多时间写鲁智深负荆请罪,为没有保护好林冲娘子而道歉。其实,林冲根本没有请求鲁智深去保护前妻,鲁智深一直到此时才知道嫂夫人的下落。而林冲上梁山许久,到火并王伦之后才派人去接妻子,不是太晚了吗?当时的林冲已经被盖上火烧草料场的罪名,死罪难逃,何况又杀掉了差拨、管营、富安、陆虞侯四条人命,完全没有回头的可能。如果林冲有心,完全可以在正式入伙梁山后,就派人接来家小。虽然在王伦的手下会过得比较憋屈,可是总能够家人团聚吧。
可是林冲11月入伙梁山,一直到来年的八月份火并王伦,长达九个多月的时间,林冲都没有派人去打探妻子的消息,如果不是林冲铁心要把妻子让给高衙内,一心只当妻子死了,怎么会如此冷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