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他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政局动乱。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义,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
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李渊、李世民父子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如河北起义军之窦建德、刘黑闼,江淮起义军的辅公u相继被杀,杜伏威、郭子和和瓦岗军的徐世拊蛲督怠5胤礁罹菔屏θ绾幽系睦蠲堋⒙び业难θ赎健⒙逖舻耐跏莱洹⒑游鞯睦罟臁巴陵的萧铣、兖州的徐圆朗、沧州的高开道、幽州的罗艺等相继败死。至贞观二年(628年),中国重新统一。
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深谋多算、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李渊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唐的官僚制度,基本使用了隋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均田制;对税捐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颁布了武德律。李渊对唐朝的措施,为唐太宗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帝。
根据《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隐太子李建成(589——626,37岁),唐高祖李渊长子,母为窦皇后。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母为窦皇后。
卫怀王李玄霸(599—614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为窦皇后。
巢刺王李元吉(603年—626年),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窦皇后。
楚哀王李智云(603—617),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万贵妃。
荆王李元景,唐高祖第六子,母为莫嫔生。
汉王李元昌,唐高祖第七子,母为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632年7月9日),唐高祖李渊的第八子,母为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630),唐高祖李渊的第九子,母为张氏。
徐康王李元礼(110—169),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子,母为郭婕妤。
韩王李元嘉(六一八D六八八),高祖第十一子,母为宇文昭仪。
彭思王李元则(?—652年5月20日),唐高祖第十二子,母为王才人。
郑惠王李元懿(620?—673年2月21日),唐高祖第十三子,母为张宝林。
霍王李元轨(?—688年12月28日),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母为张美人。
虢庄王李凤,唐高祖第十五子,母为杨美人。
道孝王李元庆,唐高祖李渊的第16个儿子,母为刘婕妤。
邓康王李元裕(?—665年9月4日),母为崔嫔。
舒王李元名,母为小杨嫔。
鲁王李灵夔(?-六八八),高祖第十九子,母为宇文昭仪。
江安王李元祥(628年--680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母为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678年11月12日),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母为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生年不详D六八四),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母为柳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