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一年一度,举国关注。作为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命题,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火力点。随着阅卷结果的公布,每年都会有一些满分和零分之作出现,就像古代科举放榜一般,那些锦绣文章让人争相传诵,下劣之作让人忍俊不禁。这种以文取士、以策衡才的方式,充分说明我们华夏古国的文脉根基还在。
古代科举考试,离我们渐行渐远。对科举制的口诛笔伐,可谓吾耳熟焉,但未必能详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举及考试命题这个话题。
没取得生员(俗称秀才)资格的读书人叫童生,童生年龄无大小。要成为秀才,得通过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3级考试。
县试一般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分为四五场考试。黎明入场,当天交卷。被录取者,可参加府试,由知府主持,一般在四月,及格者可参加院试。
院试是童试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由各省学政(相当于今省教育厅厅长)主持。学政到各府州进行考试,分为3场,合格者称秀才。
各省学政在任期3年内对所属秀才进行两次考试:岁试和科试。秀才经过科试,名列一二等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秀才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优待。每年有廪膳支取,勉强供家庭生计,还可免除徭役。在社会地位上,秀才是读书识礼之人,受到普遍尊敬。小民不可以与秀才平起平坐,只能惟秀才之容止是观,惟秀才之言语是听。
在明朝,即使是宰相,也不敢坐受秀才一揖,更不敢以便服见秀才。秀才见上官,俱用名揭,长揖而已。秀才与知县交际,用治下门生名贴,称老师为尊,分宾抗礼。
在我的老家,旧时称秀才为邑爷,以示尊敬。尽管我家祖上曾有几位进士和循吏,但后来在我们的村落,仅清末出了个秀才,当地人称李家邑爷。邑爷家数代苦读,到邑爷这代,终于博得一袭青衿。看来,在旧时考个秀才真不容易。
秀才虽然有些待遇,但生活还是贫寒的,并不一定能跻身缙绅之列。如果科举不顺,秀才们只能另谋出路,一般去当塾师、充幕僚、行医、当讼师、看风水、下海经商等。当然,中举、中进士,是秀才们艳羡的最佳出路。
晚明常熟的老秀才许伯彦,高才强记,贫穷落魄,好说大话,乡里呼他为狂生。有一次去南京参加乡试,给家中寄信说:“一到京中,饭量大长,早晨三碗,日中三碗,晚间三碗。如此吃饭,精神安得不足?如此精神,文章安得不佳?如此文章,今科安得不中?篱笆为我拔去,墙门为我刷黑,士刚、士柔打点作公子可也!”文笔如此,看到的人都为之笑倒。
钱谦益与他同乡有交往,在集中记载:里中许老秀才,好即事即席为诗,杯盘梨枣,坐客赵李,胪列八句中。看来,许老秀才的诗才还是蛮敏捷的。虽说许老秀才没中举,但他的儿子却在天启 2 年考中进士,还做了京官学士,最终实现了他的愿望。
明朝李绍文《云间杂识》载:有个秀才吴平坡,平生有三大愿:一愿芜湖抽分,二愿买杨千户房屋,三愿买某娼为妾。弘治18年,他果然考中进士,三愿俱遂。此秀才三愿,可谓低俗。但大多秀才期望这龙门一跃,能改变生活境况和社会地位,无疑是现实的。
秀才仅仅具备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通往庙堂之上、实现兼济天下理想的艰难之路,还要经过乡试、会试、殿(廷)试3关,一般3年才一次。
乡试、会试的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现今的高考。明朝秀才中举的比例多为30:1比一,中举率约为3.3%。举人中进士的比例,多为20:1,录取率约为5%。可见金榜题名之难了。
各省乡试和次年春礼部会试的考题,由主考官拟定,殿试有时由皇帝亲自出题。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像众所周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是南京乡试第一的解元。
礼部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一般情况,会试合格者殿试都能成为进士,只是排名先后有差异。殿试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由此产生。所谓“连中三元”,就是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
如此看来,乡试、会试、殿(廷)试是一种全国性的高级公务员选拔考试。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哪个读书人不想异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呢?
古代的主考官,即“高考命题组”,他们由哪些人组成呢?
一般乡试主副考官两人,同考官4人,提调一人,还有其他官员。会试由京师礼部主持,主考官一人,副考官3人,另有同考官十八房房官,及各种执事官。
主副考官的任命,严格而谨慎,均由皇帝指定。会试大总裁,一般是阁臣与辅臣,乡试主副考官一般出自翰林院大学士,这些人都是状元、榜眼、探花级学霸出身,也有从地方官吏中挑选文艺品德俱佳的。
清朝雍正帝怕翰林官员年久荒疏于文艺,不能衡文,要亲自考试,挑选为人谨慎的考官。这说明,封建帝王也有希望科考相对公平和渴望搜罗人才的一面。
在古代,能充当一次主考官,典试一方,选拔人才,会被视为毕生的荣耀。被录取的考生,就是主考官的门生,门生们称主考官为座主或座师,这也是官场上的一种关系网。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科场》有则十典文衡的记载。
明朝宣德至正统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礼部右侍郎钱习礼10次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或读卷官,被称为极奇之盛事。他在主考正统10年的会试中,慧眼识得商辂为状元。有明一代,“连中三元”的人,只有安徽贵池人黄观与浙江淳安人商辂两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黄观与商辂虽然中过“三元”,但并不连续。黄观在洪武17年考中解元后,因父丧居里,洪武23年会试的会元、殿试状元,中间有6年间断。
商辂在宣德10年乡试中考中解元,正统10年会试考中会元、殿试考中状元,中间有10年间隔。“连中三元”在科举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也为钱主考官增誉不少。
明朝高级官员中,梁储曾两次主考会试、两次主考顺天乡试;杨荣曾主考京畿乡试一次、9次任殿试读卷官;蹇义、王直曾10次充任读卷官;刘健曾一次主考会试、两次主考两京乡试、4次会试同考、六充廷试读卷官;李东阳曾两次主考两京乡试、两次会试同考、两次会试主考、8次充读卷官。这些人都可称为“十典文衡”。
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张潮(四川内江人)曾任过一次乡试和两次会试主考官。在嘉靖23年主考会试时,张潮忽然生病,卒于奎星堂考场上。
以上都是阁臣或辅臣任主考官。还有一个举人出身的州府儒学教授,居然屡为考官,这在轻视乙榜举人入仕的中晚明官场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了。
此人名陈观,最高职务是从八品的荆州府教授。《万历野获编》称他有4个奇特之处:一是举人直选府教授,升国子助教,又历外任四郡教授;二是教职任考官从来没有超过3次的,而陈观6次任考官;三是陈观从洪武年间中举到正统年间任考官的时间,长达50多年;四是陈观官职卑下,退居林下后,又特选为主司,且屡为主考,又为分考。
陈观去世后的墓志铭,由朝廷首辅陈循撰写。如此高的规格待遇,真是个奇人了。
其实,陈观担任考官,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他有一篇文章《吴公堤记》至今广为流传,足见文章盛事,并不一定与功名相埒。有些人官卑职低,埋没风尘,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这些考试的题目是什么样的呢?先说命题规则。
明清乡试和会试一般考3场,每场3天,连续9天,关在狭小的号房里,仅能容膝,自带干粮。这对考生的身体,也是一种考验。
乡试初场一般考7道题,四书文3道,每道200字以上;五经文4道,每道300字以上。这7篇应试八股文章被称为“七艺”,最为关键。
第二场试论一道,300字以上;试诏、诰或表一道;考判语5道题,即判断刑狱案件的评语。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5道,每道300字以上。
清朝大致沿用明制。乾隆帝喜欢作诗,在第一场加入了赋得五言八韵诗一首,字数八十,诗不重字,韵不重押;“七艺”分为两场,字数增加到700字以上,违者不录。
以四书五经及史书为范围出题,可以出的题目很多。所试题目,摘取经书中大道理、大制度,关系人伦治道者,然后出以为题。
如明朝宣德帝出题亲试:“诸葛孔明可兴礼乐论。”宣德5年殿试题:“用人何以得其力论。”
崇祯7年,崇祯帝殿试亲自出题策问:“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往古文武似不甚分,今奈何牢不可破?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朕将亲览焉。”
康熙57年江南首题:“举贤才焉知贤才而举之。”次题:“大哉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