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征伐东吴,结果在夷陵被东吴的陆逊打败。这场夷陵之战被称作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此后三国再也没有这样的大战。刘备失败后,逃归回到蜀汉国境内,在永安城安顿下来,从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宫。可以说,刘备之病,是因为打了败仗羞愧恼怒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备起兵,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起兵之初张飞被杀,也是间接死于这场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备的夷陵之败,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可是,刘备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八月兵败,十月却和东吴讲和了。和约虽然是由孙权首先提出来的,但刘备为什么要放着这新仇旧恨不报,而要和孙权讲和呢?
战役之初,孙权为了防止两面受敌,只好向魏国的曹丕称臣,以便专心对付刘备。曹丕让大臣讨论,要不要出兵和吴国一道征伐蜀国?大臣王朗认为,双方还未交兵,这时候不应出兵。要在他们势均力敌时,出兵促成胜败局势。即便这样,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出击,一战成功不留后患。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来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北的黄权部队投降了魏国。可以说,魏国这是不战得利。从东吴来说,尽管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但自己的消耗也同样是很大的。如果这时候刘备继续来攻,孙权很可能面临着魏国方面的夹击。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东吴八月打败了刘备,九月就遭到了魏国的攻击,只是由于孙权早有防备,战事才没有形成规模。所以说,孙权首先提出来讲和是可以理解的。假如两国始终处于一种敌对状态,这是魏国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在“鹬蚌相争”之后,得利的肯定是魏国这个“渔翁”。不管是两败俱伤还是一方彻底打败了另一方,魏国都会是轻而易举地出来收拾残局。也就是说,吴、蜀两国交战,魏国一定会从中得利,继续对抗下去,魏国就会继续得利。刘备和孙权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两家必须暂时讲和。
那么,除了这个大的战略态势,从刘备自身来说,为什么要和东吴讲和呢?
三国时期,蜀国人口不过百万,整个国家又能动员多少参战人员?刘备失败,人员损失巨大,武器装备军需物资更是一样也没有带回来,可以说,刘备的这次损失,是大伤了蜀国元气,输了个一干二净。刘备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占领成都,刘璋投降,到章武二年(公元222)和孙权签订合约,前后不过八年时间。在这八年当中,刘备多是靠着自己的威望来统治这一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把内部整合成一体,后来的朱褒、雍]反叛就是证明。所以说,无论是内外形势还是蜀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刘备都没有能力再主动一战。这和他的遗嘱留李严镇守永安不一样,李严是防守,防守作战可以全民动员。总起来说,既然无力主动一战,孙权来讲和,可以说是正中下怀,刘备又怎会不同意呢?
刘备是在章武二年秋天的八月收兵回到巫县的,当年十二月就已经病得很重了,这当中,十月将诸葛亮招来,让他负责在成都营建南、北郊祀的祭坛。这说明,刘备很清楚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刘备知道自己已经来日无多了。所以,当孙权派使者来请求讲和的时候,刘备马上就同意了,还派出了太中大夫宗玮前去办理此事。
刘备办理此事,还有在为儿子留下一份政治遗产。假如将此事留给儿子,这件事情会让刘禅非常为难,不讲和,外部环境不允许这样做;讲和,又明显要背负着和“杀父仇人”媾和的沉重压力。刘备把这件事处理完,刘禅在以后完全可以不带任何负担,只根据现实的形势去做就行了。
当然,不管是外部形势所迫还是内部现实情况让刘备必须这样去做,都反映出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勇气。一个皇帝,能够承认自己失败已经不易,失败后能够和对手讲和更是难之又难。刘备能够不顾面子、不计前嫌和孙权讲和,的确不是每一个集团首领都能够做到的。在三国鼎立之前,刘备的处境并不算太好,尤其是和曹操、孙权相比,那更是相去甚远。但一个个有实力的诸侯都灰飞烟灭之后,刘备却最终有了一个国家,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备的非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