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绘
6月8日、9日,有多名内部人士给记者发来大量民营医疗行业内部群聊截屏以及“绝密”的内部培训资料。一份有20页、近万字的《男科最新内营销模式》被披露,其中有许多套路,比如培训医生如何从病人的衣着等判断他的消费能力等。(6月10日《南国早报》)
如果这些穿着白大褂、被称为“医生”的人,聚在一起或开会、培训,或在群内沟通、交流,其目的不是提高医术、救治病患,而是不择手段掏空患者的腰包,想想都令人脊背发凉。
妇科学习××医院,做人流单体人均费用高达7.2万元;男科学习××医院,包皮手术单体人均费用高达4.8万元;不孕不育学习××医院,治疗不孕不育单体人均费用高达10多万元——这三家医院是“全国民营医院同行学习的楷模,民营医疗领域的标杆”——不以行骗为耻,反以骗得多为荣,这样的医院还能叫医院吗?
这些年,因长期过度医疗,一些民营医院成了“骗子”的代名词。特别是两年前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质疑。如果民营医院知耻后勇、洗心革面,经长期努力或许能洗清污名。但事实并非如此,甚至大相径庭:乱象从未远去,只是暂时蛰伏,待风头过后,一些民营医院已迫不及待重操旧业、变本加厉。
医疗竞价广告和民营医院乱象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相互依存、狼狈为奸。不久前,多家媒体曝出医疗广告竞价排名死灰复燃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些搜索公司还嘴硬不承认,而这次内部人士提供的“百×提成表格”也证实了医疗竞价广告卷土重来并非空穴来风。
媒体的报道就是一封公开举报信,相关部门应顺藤摸瓜,挤破这令人发指的行业脓疮。“过街老鼠”都搞起了培训会,“猫”在哪里? (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