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探索就業培訓新模式 助智力殘疾人就業
在殘疾人當中,最難找到工作的是智力殘疾人。由於自身或外界的多種因素,長期以來,智力殘疾人一直處於社會的弱勢地位。面對這一群體,我們該如何幫他們找到生活的意義,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依靠?在愛心驛站,我們找到了答案。
實現常態就業點燃生活的希望
2011年12月,濟南市“我的兄弟姐妹”愛心驛站挂牌成立。愛心驛站是濟南市殘聯批准創建的公益性服務機構,隸屬於濟南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是全市智力殘疾人輔助性就業示范點。服務對象為我市就業年齡段三、四級智力殘疾人。通過以技能培訓為主,為智力殘疾人提供輔助性就業服務及實操為主的支持性就業服務,恢復智力殘疾人社交和就業能力,促進其實現就業,盡早回歸社會。
20歲的智力殘疾人小華(化名)學會了一技之長,實現了就業,每月能有600多元的收入﹔23歲的小剛(化名)剛來時都不會自己上廁所,如今卻能自己完成一天的工作﹔18歲的能能(化名)以前沉默寡言,經過半年多的培訓,已可以向外人順利表達自己的訴求……在這裡,每一位智力殘疾人兄弟姐妹都找到了自我價值,感受到了愛與尊嚴。
截至目前,愛心驛站共有43名學員分別獲得計算機初、中級操作員,美容師,面點師,手工編織等職業資格証書。7名學員先后被山東舜和國際酒店、銀座頤庭大酒店、山東麗天大酒店、華聯商廈等單位成功錄用,實現了常態就業。
探索就業培訓服務幫助智力殘疾人就業
“孩子以前獨立能力很差,肢體也不協調,幾乎無法與人溝通交流。經過培訓,現在不僅可以與人交流,自理能力也明顯增強。我真沒想到她還能找到工作,自己掙錢。”小玉(化名)的母親張女士深有感觸地說。和張女士一樣,在這裡每一位學員家長都感受到孩子的提高。在他們看來,愛心驛站就是創造奇跡的地方,可以改變智力殘疾孩子的命運。
記者了解到,為了提高智力殘疾人就業率,幫助他們走向社會,愛心驛站近年來做了很多有益探索,通過為智力殘疾人提供輔助性就業和支持性就業培訓服務,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體系。其中前者主要提高學員社會融合能力和職業技能,后者主要進行上崗前的“點對點”培訓,盡快幫助學員適應工作環境。
“輔助性就業與支持性就業,二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工作人員介紹,職業技能培訓方面,主要以工療項目為主體,培訓學員各項技能。目前驛站設有殘疾人輔助器具加工,電子元件加工、接線盒組裝、串珠制作、竹炭包、塑編制品及各類家居手工藝品制作等十幾種工療項目,在這個過程中還配合著一些生活技能培訓。“愛心驛站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培訓提升智力殘疾人的工作能力,幫助他們走向社會,解決就業問題,減輕智力殘疾人家庭負擔。”根據殘疾人自身特點,驛站還因人而異,分類施教,開展以發掘智力殘疾人潛能為主要目的的文體特長培訓。此外,通過組織學員走出驛站,參與各類社會活動,加強他們社會參與及融合能力。
“支持性就業”,即由就業輔導員在競爭性工作場所為殘疾人持續提供訓練,以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及與同事互動合作的能力進而勝任工作。經過探索,愛心驛站逐漸形成了一套適合智力殘疾人支持性就業服務的操作流程——就業輔導員通過篩選就業市場,聯絡雇主,隨后通過制定就業計劃,推薦學員就業﹔陪同殘疾人到工作崗位進行現場培訓和輔導﹔對學員提供長期跟蹤和支持服務及對就業學員進行整體評估等,實現對學員的全程跟蹤培養。
“雖然我們在促進智力殘疾人就業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但殘疾人就業仍面臨一些新的困難和現實情況,相關政策仍需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愛心驛站將根據國家新頒布的殘疾人托養標准,嘗試進行課題化研究,深入探索智力殘疾人就業培訓有效路徑,爭取2020年形成標准化、專業化運作模式,進一步提升愛心驛站在省內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
上一篇:排忧解难办实事、为民服务提效率
下一篇:石家庄精英会计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