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重视不如不重视,盲目修文物不如不修。不修,文物的本貌还在那里,待到技术手段成熟会有更优的修缮方案。以“高度重视”之名胡乱动手,造成的破坏很可能难以挽回。在文物修缮和保护上,务须牢固树立“想好了再动手”“非专业莫轻动”的共识。
政府部门绝对不能因为害怕被指责“什么也没做”就胡乱动手,因为在文物修复上,乱作为往往比不作为危害更大。
故宫计划修缮养心殿,两年多过去了还没开始实质性动工,这种“慢作为”何以被公众理解?因为这种慢不是怠慢、轻慢,而是审慎、专业,不是漫不经心而是做足功课。相对于文物承载的数百年漫长历史,一两年的准备工作并不算长。
“瓦、木、石、油饰、彩画、裱糊”六作所有工匠都经严格选拔、培训、考核、淘汰,最后才“持证上岗”,单单这一条就足见其专业和匠心。如果其他地方也能以这样的精神对文物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准备好了再动手,又怎么会搞出“破坏性修复”“保护性拆除”之类的事情?
文物修缮应该以故宫的专业精神为通用标准,故宫的匠心和精细,其他地方需要学习借鉴,树立科学的文物保护观。同时,各级各地对文物保护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须跟上。
目前,一些地方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普遍不足,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整体偏低,有的地方野外考古的补助每天仅80元,这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修缮的高要求显然不匹配。国家有关部门应着力解决此中问题,让悉心保护和修缮文物的专业精神得到施展,没有“粮草不济”之虞。
地名要让人记得住乡愁
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最近,《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尽管我国多次提出要清理规范洋地名,但受经济利益驱使、迎合崇洋心态等影响,承载着中国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地名依然不断遭受洋风侵袭。
地名是“城市的脸,市民的眼”,其中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洋地名入侵,看起来很“潮”,实则东施效颦,经不起推敲。
有媒体曾随机选取全国12座城市240个小区,发现1/5的小区在命名的时候,都含有外国的信息。明明是中国的建筑,与异域风情毫不相干,却硬要冠上什么加州水岸、普罗旺斯等洋名,用意何在呢?
其实洋名风气大部分是从小区而起,一提到浪漫,言必称“巴黎”,想宣称时尚,就缀上“纽约”,甚至建筑本身也大搞欧美风,才能让自己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
应该说,这里面存在商业炒作的成分,但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可借鉴可使用的元素更多,一些开发商滥用洋地名,实则是缺乏文化自信,价值观混乱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取地名的方式值得反思。比如地名雷同、缺乏特色,很多城市都有解放路、人民路、花园路,甚至用一二三四这样的数字简单命名。这样的方式也许便于管理,但未免有些千篇一律。
相形之下,许多保有历史含义的命名,譬如北京的王府井、南京的乌衣巷、重庆的打铜街等,不仅识别度高,也别有韵味。
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存在随意改名的现象,特别是随着行政区域的调整,为了表示是新地名,或者为了扩大影响,故意将专名更换。有统计称,近30年时间里大约6万个乡镇名字和40万个村名被弃用。
这样的方式,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有割断历史的危险,等到以后想要恢复古地名,大众往往又不知其所以然了。其反映的是,一些地方没有意识到地名是历史的宝贵遗产,从内心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地名并非一个枯燥的名称,而是代表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刻度,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多方面的意义。
随手举例,提起荆州,人们会想起三国故事;谈及西安案板街,就让人梦回唐朝;说起绍兴,人们马上指出是鲁迅故乡。
这说明,地名从来不是空荡荡的概念,它和当地气候风俗、经济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让人们有了身份认同,当我们问起“你是哪里人”,不仅是在询问地域籍贯,更是询问一种情感归属。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地域归属感看似削弱了,然而对家乡有认同感的人,依然会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籍贯。这正是文化基因的力量。从维系市县乡村的感情,到建立对某省人的认同,到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这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具体在地名上,也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
我国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并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近年来,很多地方逐渐开始建立地方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
可以说,越来越多人正在认识到保护地名文化的重要性。接下来,应在法律法规和部门联动层面上持续探索,推动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和严格审验制度,多向专家要看法,多向百姓要意见,争取一个地名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要让人记得住乡愁、挂得住乡情。
“请人打扫宿舍”须多元思考
8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学2018级新生开始报到,在南校区东区120栋女生宿舍,家长请来的两个家政保洁人员在打扫宿舍,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清洁,整个宿舍里里外外焕然一新。(8月30日南方都市报)
乍一看到,这些大学生上学还要妈妈送,自己不做卫生,妈妈花钱请人来做,让很多人看不惯:如此骄娇二气,家长代办一切,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讥讽与批评随之而来。
然而,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据报道,这位妈妈报到前来过宿舍,发现灰尘很多,还有蟑螂,很难清理,便叫来了家政来清扫一下。
住过大学宿舍的人都知道,这位家长可能说的是实情,经过一个暑假,以前住过的学生扔下的垃圾堆积,导致蟑螂滋生,而这又是一个女生宿舍,有些女孩子对爬虫有天生的恐惧,也或许有其他不便言说的原因,于是花钱请人来做。
这位妈妈觉得很值得,一是因为家政本身很专业,清扫更干净,二是现在的孩子在家很少做家务,于心不忍,毕竟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打扫卫生,扫扫地擦擦家具之类,而是相当于住进新房屋,对其进行彻底大扫除,劳动强度比较大,也有人家逢年过节也会请专业清洁公司来打扫,或许她家里就是这么做的,那么家里可以,学校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p#分页标题#e#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家务劳动也呈现专业化、市场化趋势。人类的目标应该是解放自我,实现智能化,会做家务不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盲目的吃苦没有任何意义。遇到比较紧急、大型的家务劳动,让专业人员来处理,不过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寻常场景,舆论不必过于放大,上纲上线。
回过头来,这位妈妈也要认真想想,自己这样做,究竟对女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自己此举究竟是想快速打扫干净还是溺爱习惯使然。如果怕女儿吃苦受累,自己包办一切,女儿缺乏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势必会妨碍女儿的健康成长。而女儿也要思考,学会自己独立处理一些问题,培养自信自强的本领和意识,将是自己脱离父母的庇佑之后,行走于世的最可靠保障。
每年的大学开学日,都会伴随着一些热烈的讨论,那就是90后甚至00后,能不能吃苦?要不要吃苦?是否要全家陪同?自己是否会亲自拿行李?床铺自己整理还是家长来?宿舍自己清扫还是让家长或者保洁来代理?对这些细节的拷问,其实映射了世界观的多元复杂。
每个人经历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也各异。很多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不必急于抓住一个事物,由点及面,以小见大,将寻常小事夸大变形,或者把自己置于道德的高地,对某个群体妄下断语,或者展开一段恶意的索引或质疑,有意无意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这是我们在评判他人的言行所需要注意的界限。
求仁得仁 了无遗憾
无论追求什么,都不能让仁爱的底色褪去。
最近,清华大学一位教授的助学故事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这位教授叫赵家和,一辈子生活简朴,一美元的化纤毛衣一穿就是10多年。别看对自己抠门,他隐姓埋名捐出1500多万元,资助了两千多名穷苦孩子上学。这件事直到他去世好几年后才被人知。
千金散尽只为助学,赵家和的人生境界令人敬佩。他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家和说,求仁求得,了无遗憾。
求仁得仁,又何怨?这是从孔子开始,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就一直努力践行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对他人的关注和爱护。这种关注,不含功利心;这种爱护,十分纯粹。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能接受,这代价就不是负担。
正因为接受这样的信念,赵家和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淡泊名利,将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教育事业。他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充实。
学生们经常说赵家和生活得“不讲究”,但他反而从这种日子里得到了快乐和满足。自己节衣缩食,但为穷苦地区的孩子攒出了学费,这对他而言就是满足,就是快乐。
正因为接受这样的信念,赵家和不以个人进退为念,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干。学校建了新专业、新机构,需要人带头“拓荒”,如果继续留在原岗位,奔个院士很有可能,可学校让他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学生们说,他什么都能让,领导职务给年轻人让出来,办公室给同事腾出来,自己的事都可以往后放。
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品格在赵家和身上一点都不违和。他放弃了一般人眼中的好日子,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在今天应该追求什么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选择很多,影响选择的因素更多,以至于有时候模糊了我们的初衷,让我们忘记了出发时的打算,追求的目标、价值观可能会发生摇摆。赵家和的故事提了一个醒:无论追求什么,都不能让仁爱的底色褪去。
做不到,需要社会各界创造环境培养实现的土壤;能做到,更需要社会各界去呵护。总之,让求仁得仁成为一种共识,这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所应有的精神面貌。
中国电影释放生长的力量
每年暑假都是电影上映的重要档期,各类影片齐聚、数量众多,为我们观察电影市场打开了一个窗口。
今年暑期,从引起广泛讨论的《我不是药神》,到上映三天即撤档的《阿修罗》;从姜文四年磨一剑的《邪不压正》,到黄渤导演首秀《一出好戏》,有笑有泪,有赞有弹,让电影市场一直热度不减。
口碑与票房,是人们观察电影绕不开的两个维度。今年暑期档,票房与口碑双丰收者有之,在口碑上存在或多或少争议者亦不少。
当然,口碑的背后是审美,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评判,它受个人阅历经验的影响,也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有关。
反映到对电影的观感上,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同一部电影,你觉得是一地鸡毛,他却觉得曾经沧海;你觉得毫无会心之处,他却笑得前仰后合;你觉得强行煽情,她早已哭得梨花带雨。
不过,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种审美差异,可能还有着更宽广的社会背景。去年底上映的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曾一度引发关于电影审美的激烈讨论,也让人关注到数量多、有时间、敢花钱的“小镇青年”群体。
人们发现,在个人偏好、地域文化等因素之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同样会形成审美的差异化。如今,二线至五线城市的票房总和占比处于连续上升之中,更多审美主体走进电影院,一方面是中国电影不断发展的见证,一方面也让电影审美呈现更加参差多元的形态。
审美的多元并非坏事,因为它能进一步推动电影细分市场的形成。不过,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诟病的“唯明星”“唯流量”的电影取向,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垃圾电影”“垃圾观众”的争议,也正与观众审美水平、甄别能力的差异有关。
说到底,审美多元并不意味着降低审美水平。对于今天的电影市场来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迫切需要更好地培养审美能力,这是观众不断成熟的必需,也是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的电影市场的必需。
我们正在见证着影视市场风向的转变。《红海行动》上映时,不少人为它捏着一把汗,而事实证明,靠着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优质影片可以实现逆袭。相反,没有过硬质量,仅靠“IP”、噱头,再被看好的剧也可能折戟。
不仅是电影市场,最近一段时间电视剧方面的表现,同样让人有这样的感觉,“流量好像不灵了”“演技越来越重要了”。口碑对市场积极正向的影响,也折射出一个更加健康的审美的逐渐形成。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一场名为“新时代的中国电影”的论坛汇聚诸多目光。论坛上,一位电影人说,有三次关于电影的排队让他印象深刻。一是1976年“文革”结束之际,不少电影再次上映,很多人排队观影,一部电影甚至能看几十次。
二是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大街上的观众昼夜排队,不过看的多是好莱坞电影。三是当天论坛开始前的排队,大多是关心中国电影发展的年轻人。
从能看到电影,到看国外电影,再到聚焦中国电影,串联起中国电影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也让人看到国产电影的成长、电影精神的传承、未来发展的希望。
暑期档之后,仍会有新电影人的崛起,有老从业者的坚守,有现实主义的光芒,有新类型的探索,有不足有争议,但却让人看到蓬勃的生长的力量。
从郎平发火所想到的
女排胜利了,但郎平发火了。
正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亚运会女排比赛中,中国女排以3:0战胜印度队,取得小组赛五连胜。本来是一场大胜仗,为何郎平指导要发火呢?
#p#分页标题#e#原来,作为世界强队,中国女排派出全主力阵容在对阵印度队时,消极懈怠,没有调动起兴奋点,失误频繁,在前两局比赛中没有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郎指导及时叫停,对女排姑娘们作出指导和动员,比赛结果可能难以预测。
赛后郎平说:“无论对手强与弱,都要打出我们自己的东西,全力备战,打好每场球。”作为誉满世界排坛的教练,郎平的顾虑不无道理。要知道在此次亚运会上,有着夺牌实力的中国男排在小组赛中就因为轻敌,输给弱旅越南队,最终无缘四强,创亚运史上最差战绩。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拼搏、勇夺世界冠军的英雄般的事迹中,人们提炼出了女排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鼓舞着中国体育界在竞技体育领域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努力,也作为一种刻苦奋斗的标志超越了争金夺银的意义,被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
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在百废待兴又充满迷茫的状态中,女排精神让国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信,看到经过努力和追赶,我们也是可以站在世界顶尖竞技舞台上的,这给了中国莫大的自信。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好事。对女排姑娘来说,有了这场比赛,在接下去的亚运会征程中,她们将认识到冠军并不是水到渠成,将保持足够警醒和拼搏。
清宫剧热,历史感冷
【文化评析】
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别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后,不仅失去了此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钩心斗角,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
清宫大戏《延禧攻略》终于迎来大结局。正如今夏前所未有的滚滚热浪一样,人们对于《延禧攻略》的持续关注,再次将国人对清宫剧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可否认,在纷繁庞杂的电视剧剧本当中,以大清宫廷为背景、帝王及其后宫女性为人物设定的清宫争斗剧,一直在电视荧屏、视频网站大放异彩。
从80后、90后荧屏集体记忆的《还珠格格》,到越发注重描绘大清后宫女人真实情感的《甄嬛传》,大清后宫男男女女们的卿卿我我、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可谓“玩转”当下影视圈,很多追剧的观众无时无刻不在为某位妃子或是小宫女的多舛命运而操碎了心,或许这也是“泛娱乐化”给予国人的某种心理慰藉。
然而,为什么大清帝王及其后宫如此备受电视剧制片人、观众的青睐?尽管清宫剧尤其是大清后宫争斗剧发展至今,每每都会有新的“人设”出现,进而激发观众们的猎奇心理,虽不可避免地有些固有的情节套路,“一男多女”“一女多男”等情感模式,但始终无法动摇观众对于清宫剧的喜爱之情,这当然还有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
清朝是离当代中国最近的一个封建帝王时代,自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其统治后,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大清王朝较完整地延续了中华文明的源流、文化传统与生存方式,与观众在心灵上的距离感并不算太大,容易产生亲近感。
诚如学者林风云所言,“清朝与当代中国这种可感的几乎可以碰触的承继性的内在理路和连贯逻辑,从时间性上保证了民族性延续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更进一步说,对清朝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文化上的认同,同样彰显了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的一种回望与求知欲。
然而相较于《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清宫剧,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比较明显。
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别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后,不仅失去了此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钩心斗角,借此影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而这里所说的中国故事,既包括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了中国历史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优秀古装剧即便不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需要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来昭彰历史,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从而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这中间,见章法、见功力,也见人心。
“魏璎珞”耍大牌,入戏别太深
《延禧攻略》有多热,想必已无需在此赘述。近日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凭借这部热播剧火箭式蹿红,谁料到,眼见大好前程正在不远处招手,却没关注到脚下的大坑。
8月28日凌晨,央视《中国电影报道》栏目组在微博发文,控诉“魏璎珞”吴谨言的团队耍大牌。消息一出,立即引来舆论热议。一位刚刚展露头角的青年演员竟有如此派头,着实让大众吃了一惊。
谈到吴谨言和她的走红,离不开“魏璎珞”这一角色自带的人物魅力。魏璎珞何以在众多同类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粉丝的心头好?坦白说,魏璎珞从第一集开始就怼天怼地,恨不得手撕敌人的做派正是一大原因。
时代背景相近的《甄嬛传》或能与《延禧攻略》做个参照。不过,当年的甄嬛娘娘还懂得隐忍和必要的谦让,如今的魏璎珞早把这一套扔到了九霄云外。
睚眦必报、锱铢必较,是魏璎珞的风格,也是她行事的准则。魏璎珞一句火遍网络的台词,很能说明问题:“天生脾气暴,不好惹,谁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对付她!”部分观众为何痴迷于《延禧攻略》,追剧到神魂颠倒?对他们而言,能够亲眼目睹魏璎珞把一个个敌人踩到脚下,快意恩仇,获得极大的“爽快”感,夫复何求?
#p#分页标题#e#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的不断发展,个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已然成为刚需。“不好惹”,可能是如今不少年轻人所共有的身份标签。讲求个性,从不委曲求全,对他们而言,外部环境的压抑是无法被忍受的。
而魏璎珞,不正是一个某种社会情绪的感情发泄口和形象代言人么?或许演员吴谨言和她的团队真的入戏太深,无法挣脱出角色“魏璎珞”的控制,才会视采访她的媒体如无物,急不可待地耍起了大牌。
经得起考验,拿得出一部又一部作品的演员,才会被观众真正记住。吴谨言和她的团队及时道歉,可算亡羊补牢,但今后的路怎么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把“魏璎珞”派头贯彻到底的年轻人,也未必会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