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符合面签的要求,近期也有银行在做“远程面签”的尝试。
如某银行推出了一种模式,在该行信用卡APP选择商户进行分期消费之前,对无卡客户可以选择在线办理信用卡,符合条件的话,能快速通过信用卡审核,后续将向持卡人寄送实体卡片,持卡人可在核卡后90天内办理网点激活。
同时,通过在线激活办理业务的持卡人,在实体卡激活前,可在终审额度范围内交易,不过仅支持办理一笔。这一创新业务的合作商户包括了医院、培训机构、旅行社、3C等,可支持3、6、12、24期分期消费。
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董峥认为,从该信用卡创新业务的流程中发现,该分期业务亮点主要是将申卡和消费场景结合起来,不过,这一业务真正的亮点是对“远程面签”问题的解决。
“要实现远程面签,从流程和技术上来说很多银行都能实现,现在主要是等待监管层的态度。”上述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如是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银保监会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其中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重点积极推广线上金融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应赔尽赔快赔。
“在上述银行的信用卡创新业务中,提供了指定合作商户中进行分期消费场景,在与这类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还远远不够。”董峥认为,一些第三方机构的小额信贷产品之所以能够快速抢占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受央行对相关商业银行诸如面签、分类账户等政策的约束,但是却能参考用户在其交易场景中的支付频度、交易规模等因素予以快速授信,并通过移动支付工具绑定交易即可使用。
上述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第三方机构的新型小额贷款业务与银行信用卡的目标客户有一定差异,但如果信用卡能实现“远程面签”,将增强信用卡与上述贷款业务的竞争实力。
在风险防控方面,上述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人士告诉记者:“纯线上发卡对于银行如何快速识别客户信用状况和风险等级,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对银行的风控水平,特别是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有很高的要求。”
董峥表示,为了减少非“三亲见”客户的逾期风险,可以考虑给非实地面签的用户设置一个专用额度来防范风险。“在实际业务中,已经进行了远程面签但没有进行实地面签的用户,可以让持卡人在授信额度范围内使用一次分期业务。不过,即便是一次性使用分期业务,如果客户带有不良想法的话,也可能出现一次性使用完全部额度而不再去实地面签领卡的风险。”
董峥告诉记者,远程面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用卡业务拓客难题,但还要注意背后的风险问题。
他指出,从过去的经验看,信用卡逾期的客户也都是符合“三亲见”原则进行申请的,但依然出现风险,可见信用卡逾期与是否能面签不能完全挂钩。
“目前,由于依托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引入,完全身份造假的申请相对来说比例已经很小了,通过不良信用记录来审批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风控效果,但并非是绝对的。”董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