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演員贊恩
導演娜丁·拉巴基與小演員
除了《復仇者聯盟4》之外,將在4月29日上映的引進片《何以為家》也值得關注。該片曾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第7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豆瓣評分高達8.8分。中國演員黃渤、章宇等人也在微博自發推薦這部影片。
《何以為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出生在黎巴嫩,影片視角也對准了黎巴嫩的兒童。12歲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親生父母,原因竟然是:父母給了他生命。贊恩的父母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但依然不停地生育,贊恩作為家中長子,弱小的肩膀要承擔起生活的重壓。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贊恩憤怒離家……
近日,娜丁·拉巴基接受了記者採訪。她透露,影片的制作時間長達5年,前期實際調查花了3年,其間不斷完善劇本,6個月完成拍攝,后期剪輯又花費了整整兩年。她期望借贊恩的奮爭,為沒有得到教育、健康等基本權利保障的人們吶喊。
1
用電影在陰暗角落投下一束光
記者:怎麼會想到以兒童為主角來拍這樣一部電影?
娜丁·拉巴基:有一天,大概凌晨1點左右,我參加完派對開車回家。在紅綠燈前停下時,我看到了讓人心碎的一幕:一個孩子在媽媽懷裡半睡半醒,他的媽媽坐著在乞討。對我沖擊最大的是:這個孩子一點也沒有哭,他似乎隻想睡覺。他閉著眼睛的形象一直留在我腦海裡,我回到家,覺得自己必須做一些事情。這就是拍《何以為家》的初衷。
記者:你希望這部電影給觀眾傳達什麼?
娜丁·拉巴基:《何以為家》描述的是血淋淋的現實。我非常理想主義,我相信電影能夠改變世界,即使不能馬上改變現狀,至少可以引發話題和爭議,讓人們去思考。我希望《何以為家》能夠真的幫助這些孩子改善生活,我用電影作為“武器”,在社會的陰暗角落投下一束聚光燈,讓這些光線,滲透到那些貧困且無法逃脫命運的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2
讓演員真實暴露生活中的痛苦
記者:片中大部分都是非職業演員,你是怎麼選擇的?
娜丁·拉巴基:演員贊恩的真實生活在很多方面和角色贊恩相似。拍攝《何以為家》期間,贊恩和角色一樣正好12歲,他2004年出生在敘利亞,曾以難民身份與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並在那兒居住了八年,他也不識字。飾演Rahil的演員也一樣,她在現實中也是沒有合法身份的人。而贊恩母親這個角色,靈感來源是我遇到的一個女人,她生了16個孩子,生活環境就和電影裡幾乎一模一樣,她有6個孩子都死了,其他孩子都在孤兒院,因為她根本沒法照顧他們。
記者:那你怎麼培訓這些非職業演員?
娜丁·拉巴基:絕對信任演員是關鍵。電影給這些演員提供表達自己的空間,讓他們可以“玩”,可以暴露自己的痛苦。這些演員本身就生活在片中這樣的環境中,這些體驗並不是專業演員會有的。演員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說話、行動,我非常著迷於他們本身的模樣。
3
影片許多情節都在現實中發生
記者:這部影片在某種意義上算是紀錄片嗎?
娜丁·拉巴基:《何以為家》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影片中觀眾看到的一切,都是我深入貧困地區、拘留中心、少年監獄這些地方所觀察到的,來自真實生活。我通過3年的研究,意識到自己在處理一個復雜又敏感的問題,我需要融入這些人的現實生活,沉浸在他們的憤怒和挫折中,這樣我才能通過這部電影去表達。拍攝也是在貧困地區進行的,持續了6個月,最終得到了超過520個小時的素材。
記者:拍攝中有哪些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
娜丁·拉巴基:拍攝過程中有無數和電影情節相似的地方,比如我們拍攝Rahil在網吧被捕兩天后,Rahil真的因為身份問題被捕了。飾演尤納斯的演員Treasure也是,她的親生父母在拍攝過程中被捕,她不得不和選角導演在一起住了三個星期。這些故事和現實結合在一起,無疑為這部電影的真實性做出了貢獻。(何晶)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