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电影本身除了给人以温暖外,还有更多的社会价值。
请对导盲犬多一些善意
根据日本作家石黑谦吾作品《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改编的电影——国版《小Q》目前正在全国同步上映。原书出版于2001年,摄影师秋元良平用了15年时间,拍摄了导盲犬可鲁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照片配上石黑谦吾细腻、平实的文字叙述,用最真实的故事感动了亿万读者。
原本《小Q》其实并不是在这个档期上映,由于主演任达华发生意外,片方最终选择了等待任达华康复,最终才确定了在9月20日上映。
目前这个档期对于电影《小Q》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临近国庆,大部分影片都在避开,现在正适合《小Q》这样的小众影片。而这个阶段的票房也会完全由口碑所左右,因此《小Q》首日上映票房即打破2700万,目前该片上映3天票房已突破5000万,位列单日票房冠军,口碑上也属于同档期内影片中最好的,猫眼评分9.3分,豆瓣评分7.0分。
在《小Q》之前,国产宠物电影票房一直不高,也就是电影《忠爱无言》的2555万票房,如今电影《小Q》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破了票房纪录。而且电影《小Q》如今在豆瓣的评分也是高达7分以上,在网络上的口碑可以说是非常好,如今的这个票房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预计最终有望破亿。
随着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动物电影”也成了电影创作的一个热门类型。早一点,有《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近些年来,也有《爱宠大机密》《忠爱无言》《一条狗的使命》等影片获得肯定。这部《小Q》讲述的是导盲犬小Q的故事。
2004年,日本也推出了同样改编自《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的电影《导盲犬小Q》(小林薰主演),在日本票房突破20亿日元,市场收益非常成功,豆瓣评分8.4分。
电影《小Q》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中年失明,从而导致脾气很坏的天才糕点师变得孤僻,最终一只导盲犬小Q进入了李宝庭的生活,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后来接受,再到互相陪伴,一人一犬融入了彼此的生活,最终再也无法失去彼此,看完之后总是能够感人落泪。
与日本版不同的是,《小Q》的故事上侧重于写人,写小Q主人李宝庭,任达华饰演的中年失明的天才糕点师李宝庭,中年失明的他感觉失去了一切,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愿意再接受来自家人以及其他人的关爱。李宝庭在与小Q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打开了心扉,他重新找回自我,变得开朗、柔软,脸上重新出现了笑容。最后,李宝庭也回馈给小Q忠诚、信任、呵护、关爱。在小Q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李宝庭反过来照顾小Q。
作为一位老戏骨影帝演员,任达华出道几十年中出演过大量的角色,对于电影《小Q》中这么一个人物角色自然非常轻松,而且还能够给予观众一种很是新鲜的感觉。
而作为动物电影,《小Q》电影本身除了给人以温暖外,还有很多社会价值。
一方面,电影会加深公众对于导盲犬的认知。国内对于导盲犬的普及非常晚,以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举办为契机(外国残疾运动员带着导盲犬参赛),导盲犬才进入公众视野。这些年来,与导盲犬有关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不过多是视障人士带着导盲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酒店等公共场所时,遭到了拒绝。害怕导盲犬,是因为对导盲犬缺乏常识。
导盲犬
事实上,导盲犬对犬种有特别要求,主要选择拉布拉多、黄金猎犬、德国狼犬等智商较高的犬种;导盲犬的训练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了,要求极高(不会无端叫吠、经得住美食诱惑、不畏惧枪声、高度专注等),最终通过考验的是“百里挑一”,一旦暴露恶习,立即被淘汰,因此导盲犬的数量非常有限;导盲犬性格温顺,不具有攻击性(筛选时要求三代都没有攻击人的记录)……
导盲犬是工作犬,工作寿命可达8-10年,但因为工作时间特别长,工作强度大,还得能憋尿、抗饥饿,所以很多导盲犬退役时都有一身的伤病。
导盲犬堪称无私奉献的典型,但社会接纳程度却很低,不少地方仍然拒绝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个别人也对导盲犬有偏见,令人感到遗憾。
另一方面,电影也能引起更多人对于视障人士权益的关注。中国的视障人口已经超过1700万人,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他们的概率很低,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无法出门。比如虽然大多数城市的无障碍设施都建立得挺健全的,但囿于常识匮乏与宣传力度不足,占用盲道非常普遍。再比如数据显示,当下中国大陆正在服役的导盲犬数量不足200只,导盲犬在中国的普及度极低。这主要是因为一只导盲犬培训得15万元左右,而导盲犬是无偿提供给视障人士使用的,政府投入有限,导盲犬事业发展缓慢。
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上,更体现在它对老弱病残的人文关怀上。如若《小Q》能让更多人认识导盲犬,让更多人学会尊重视障人士的权益,这部电影的意义就达到了。
综合自腾讯娱乐;澎湃新闻/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