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3月以来,全国获得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已从首批35所扩充至215所,人工智能专业在高校的火热开设,也催促着专业的师资队伍加快建设脚步。7月12日,为期两天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师资培训圆满结束。本次师资培训班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等单位联合协办,是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面向全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教师的首次授课。
本次师资培训由《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教材作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主讲,华为公司作为特别支持单位深度参与了本次培训的实验案例开发与实践教学,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提供全程实训支持。培训课程采取全程线上直播的方式,来自全国18个省份,近百所高校的126名教师远程参与了这次“在线学习”。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加持,产学融合解构AI学科教育
本次师资培训班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是针对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系列专项师资培训的首次授课。围绕系列教材中的第一本教材:《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由作者吴飞教授亲自讲授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结合模型与算法,梳理人工智能脉络体系,使参训教师体会人工智能技术具能、使能和赋能,掌握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理解和视觉分析等方面,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与应用,从算法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知其意,悟其理,守其则,践其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教学经验与方法新的路径。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三五——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教材系列之一。2018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在北京组织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由中国工程学院潘云鹤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郑南宁院士、高文院士、吴澄院士、陈纯院士和林金安副总编辑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编委会成员多来自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指出,到2030年,高校将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本次全国高校师资培训正是对提升高校教师人工智能领域教学水平与技术能力,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全国高校师资培训中,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姜老师“偶遇”了他20年前的计算机老师——中原工学院崔老师,在“云班级”中上演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惑之年因学习相遇,这次师资培训班不仅为师生情谊搭建了重逢桥梁,更是汇聚了两代高校教师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热情。
赋能教育,布局未来,智海盘活AI生态化根基
为满足更多高校教师的需求,本次培训重点突出教学实践内容,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的针对性。在培训教学中,智海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教材,联合华为公司共同打造了九大实训案例,由华为资深技术专家为参训教师在线实时讲解并指导实践案例训练,智海平台在本次培训中全程提供实践教学技术平台支持。
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由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指导、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发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原校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组长潘云鹤亲笔题名,于7月1日揭牌成立。此次师资培训是智海平台在正式发布后首次落地活动,也是其在赋能教育上的一项重要举措。智海平台以“人工智能、教育先行;产学协作、引领创新”为理念,专注四大关键任务:连接生态、赋能教育、基础前沿及AI+X学科交叉,将通过平台力量以及全栈式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服务,协同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加速产业结构智能化和区域城市功能转型。
“有智之能,方可驱动时代变革,有海之容,便可赋能万物更新”。此次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班只是智海平台赋能教育、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一个起点。未来,智海将依托浙江大学“产、学、研”的优势资源,加强“AI+X”的技术创新转化和行业融合落地,打通从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到行业解决方案再到智能产品落地的全流程,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与新基建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