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暑期里,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让何海(化名)莫名焦虑。(8月30日 新华日报每日电讯)
校外培训机构为了拉到更多生源,对家长疯狂地开启教育焦虑“攻击”,比如,“再不下手赶不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比如,“人家的孩子都会讲英语故事了,你的孩子呢?”于是,不少家长被激起了“好胜心”,争着给孩子报名培训班。校外培训一片火热,一节课三四百元,甚至五六百元,不少机构赚得盆满锅满。而维持这种暴利的关键就是迎合家长们的焦虑感,用夸张的宣传方式不停地制造紧张感,让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这种培训到底有没有用呢?不能说没一点用,但是,其效果实在与广告所言、家长期盼相去甚远。一方面,他们的师资水平难以保证。比如,在北京海淀区某培训机构的暗访中,记者随机与一位名叫王皓的“老师”聊起“机构教师是否需要教师资格证”时,他一脸惊讶地表示“不清楚”。另一方面,企图通过几天的突击培训让孩子的课业突飞猛进,那绝对是痴心妄想。急功近利的培训班只会让孩子失去求知欲,即使他们学到了知识点,也多是“夹生饭”,很难消化。
那么,为何不对这样的培训班进行严格监管呢?其实,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法规。教育部于2018年9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又在7月2日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监管。但是,部分管理部门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不够严格,不够彻底,只有突击之势,没有长治之效。于是,一段时间过去,课外培训机构乱象再次卷土重来。
培训机构加重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制度法规的执行紧一阵子后又松一阵子,于是一些违规的校外培训就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不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活动开展。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三大举措。其一,对校外培训的内容必须明确规范,不得超纲、“抢跑”;其二,建立严格的校外培训准入制度,提高门槛;其三,督促地方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坚决防范制度法规成为“纸老虎”。
校外培训应该是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应该是助力学生培养兴趣、快乐成长的途径,必须进行正确定位,不能喧宾夺主,在赚钱的道路上野蛮生长。学校教育是花,校外培训是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才能共同托起社会教育的美丽蓝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输入正能量。(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