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江苏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行进式采访活动走进扬州,来自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江苏电视台、江苏新闻广播等多家省级媒体的记者,用笔端和镜头聚焦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从满目苍翠的运河三湾风景区、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到先进现代的江都水利枢纽;从已成气候的486非遗集聚区,到蓄势待发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采访团一行循着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路线”,探寻运河古迹,聆听运河故事,感知运河现代活力。
绿色生态:扬州的底色,大运河的特质
运河三湾风景区,树成林、花成海,堆山叠石、亭台轩榭、步道连廊、抱柱楹联精心点缀,城市书房、雕塑小品、运动设施一一串联,两座独具地方特色、饱含扬州历史文化底蕴的大桥——剪影桥和凌波桥,跨古运河而建。
眼前的美景让采访团成员们难以相信:这是一座从滩涂湿地里“长”出来的公园,它拭去了岁月的尘埃,犹如一根镶嵌在运河之上的生态项链,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景区生态中心种植的绿色植物种类高达500多种,整个景区绿化覆盖率达83%,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为100%,PM2.5值常年保持在30μg/m3以下,大大优于周边区域。”景区导游班负责人丁蕾报出的一组数据,让采访团成员们颇为感慨:“绿杨城郭,隋堤烟柳,绿色生态是扬州的底色,更是扬州段大运河的特质。”
登上万福大桥,举目远眺,水汽笼罩的水面也挡不住远处“七河八岛”那一抹抹青翠的绿和一团团绚烂的红。身处高处,迎面吹来阵阵凉风,采访团的成员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与手机,记录下这堪比水墨画的美景。“来过很多次扬州,但从未以这个视角感受扬州的美,真叫人心旷神怡。”
漫步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另一番生态美景映入眼帘:池塘里,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岸边上,原生植物持续生长,生生不息,甚至连小鸟也赶来用翅膀为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投上宝贵的一票,全球仅有1000多只的珍稀“水凤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雉鸟在公园里安家落户。
文化标识:唤醒城市记忆,传承运河精神
运河三湾风景区内,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工地,却因门口张贴的项目名称让人倍加期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领衔设计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总用地200亩,定位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国家标志与地域特色有机融合、个体建筑与山水环境总体协调,成为彰显大运河文化理念的时代经典之作”。
“博物馆内将陈列哪些展品?”“张锦秋大师的设计有什么亮点?”“博物馆预计什么时候建成?”记者们详细询问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规划、建设情况。这座首个“国”字号大运河博物馆不仅牵动着扬州市民的心,更让运河沿线城市的人们翘首企盼。
“整体建筑由博物馆和主塔组成,主塔大运塔高九层,以现代材料呈现唐风古韵,博物馆采用巨型船只造型,融入风帆元素,内设多个主题展厅和功能区,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于一体。”丁蕾介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将由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运营,其中两个主题展厅拟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展览,将对大运河进行全流域、全时段的展示,“工程预计9月开工,力争2021年底对外开放。”
运河之水流淌四方,沿线各地文化也随着河水互融互通,为今人留下了无数运河记忆和文化瑰宝。
扬州486非遗集聚区无疑是唤醒运河记忆的最佳场所之一,这里集聚了扬州非遗中最具代表性的20个项目,为市民、游客呈现非遗的魅力,将优秀的地方文化符号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这是浙江开化一家企业定制的当地风景图,共8幅。”雕版印刷展台位于486非遗集聚区的入口位置,“匠二代”陈美琦手中的刻刀来自父辈的传承。如今,她也有了新的接班人,“入驻集聚区后,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专程来拜师的,让我们十分欣慰。如今,我教的十余个徒弟已经出师了,他们都很年轻,是雕版印刷未来的希望。”
在486非遗集聚区里,你会发现,这里每一个非遗展台相对独立,却又联系紧密。不同项目的非遗大师们时常“串门”,交流技艺,碰撞灵感,越来越多的“跨界”非遗作品由此产出。江都漆画大师金桂清在参观了“三把刀”展台后,将“三把刀”入画,创作出创意十足的漆画作品。他还与古琴大师合作,将古琴、漆画、茶艺相结合,打造出一件以古琴为模型、融入了漆画元素的茶台,备受市场欢迎。
“传承与创新,碰撞与融合。大运河的精神,在扬州体现得淋漓尽致。”采访团成员们感叹,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打造非遗集聚区等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担当。
水利工程:尊重、保护、利用自然的水工智慧
“为什么叫三湾公园?是因为原来的地名叫三湾?还是有什么特殊含义?”一路行走,一路提问,采访团成员们对扬州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三湾是宝塔湾、新河湾、三湾子的统称,位于扬州古运河南端。唐代开始,大量的江南漕粮就在此集中运往京城。由于扬州地势北高南低,上游淮河流经这里时,水势直泻难蓄,漕舟、盐船行至此地常常浅阻。”站在三湾景区的制高点津山远眺假山叠石顶上,丁蕾指着远处的河道讲解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代扬州人想到了“三湾抵一坝”的办法,明朝万历年间,时任扬州知府郭光复沿河舍直改弯,形成曲折的“三湾”,用增加河道长度和曲折度的方式来抬高水位和减缓水的流速,解决了当时水运难题——河流蓄水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古代扬州人真了不起。”采访团成员们纷纷感叹。
历代扬州人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既给水以出路,亦妙用水资源,创造出来的水工智慧工程比比皆是。
江都水利枢纽,大运河上一个重要的保障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开闸提水,经沿线13座泵站逐级提升,一路向北输水。今年夏季已向北方输送水源总计近90亿立方米。”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周灿华向采访团讲解了江都水利枢纽的运转。
“古河道能保存至今仍发挥作用,已实属难得,更何况还能承载着南水北调的重大使命。”看着眼前滚滚北上的清水,采风团成员们感叹,这方水不仅养育了扬州,更润泽了万物。记者 王璐 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