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谣言和鸡汤党放过北大安金鹏
时下许多鸡汤,之所以有“毒”,就在于它动辄拔高或捏造,看似打鸡血,实则洒狗血。
一些鸡汤党又糗大了。他们喝了一碗熬制多年的鸡汤,不料却严重掺假。
《这个北大学霸的故事够荒诞:一切都是假的,20年来却感动了无数人》,“知识分子”公号近日刊发的这么一篇文章,引发广泛关注。
这则故事堪称重磅催泪弹,主角是数学家、北大教授安金鹏,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其苦难史:他自幼家贫,奶奶病倒炕头,爷爷半身不遂;母亲一人割打3亩地的麦子,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出血……又苦情又励志,简直是花式撩读者泪腺。而该故事也确实刊发过某知名杂志,上过很多节目,激励了无数学子。
但所有为掺地沟油的鸡汤流下的热泪,都是廉价的。
根据安金鹏的还原,自1997年国际数学奥赛摘金并保送北大后,当时的县文化局领导找到其父母,之后另一个安金鹏就冒了出来。这个虚构出来的安金鹏,以其感天动地的“事迹”二十年来声名远扬,“自述”的故事还拿了某个文学奖。
真假安金鹏,完全是割裂的:假安金鹏成了众人眼中的模范;真安金鹏却如芒在背。2006年,忍无可忍的安金鹏,曾奋笔写下博文澄清,却淹没在嘈杂的互联网中。
这很正常:鸡汤式谣言永远都有其市场,而辟谣很难刺透那层信谣者筑起的“次元壁”,很多缺乏判断力的信谣者,本就是谣言精准俘获的“死忠粉”;更何况,谣言曝出后可能大面积传播,辟谣声音未必就能覆盖谣言传播的所有管道,所以辟谣信息很难抵达最需要触达的那群人。
“你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这就是现实给安金鹏的答案:被推上“感动世人”高台的他,没有成功捅破谎言的机会,只有无奈接受的余地。
无论是奋斗还是报恩,都是“善”。但正所谓“真善美”,真是善的前提。前些年的很多“树典型”式宣传和时下的许多鸡汤,之所以有“毒”,就在于它动辄拔高或捏造,“真”也是为了支撑“假”的说服力。到头来,看似打鸡血,实则洒狗血。
无论是饱受诟病的“造神童”“树典型”,还是单纯的“知音体”写作,但凡没有真实性支撑,就是自欺并欺人,最终也难免祸人并祸己。
很多人喝下的数学家安金鹏“感恩鸡汤”里,掺了太多地沟油。如今,安金鹏已被绑上谣言战车约20年了,真心希望,谣言和鸡汤党能早日放过他。
□佘宗明(媒体人)
上一篇:社区故事会 讲述身边的小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