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通特教中心师生自编自演,将海伦凯勒的故事搬上舞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10月28日,一台别开生面的三幕话剧《海伦凯勒》在南通特殊教育中心阶梯教室首演,该校师生经过一年多时间排练,将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搬上舞台 。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原名南通盲哑学校,是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6年创办,是我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自教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秉承张謇先生“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俾能自立谋生”的教育宗旨,培养“四有”(有心智、有见识、有才学、有技能)人才。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她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海伦·凯勒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却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故事》。海伦·凯勒入选过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特教中心教科室主任邵云介绍,该校盲聋部一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放弃了许多课后、午间的休息时间,克服了记台词、学表演、特别是盲聋之间沟通的困难,自编自演了《海伦凯勒》话剧。
饰演海伦·凯勒的是聋九年级学生周羽,她在台上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诠释角色;盲八年级学生杨殊在台下配音。导演刘怡老师告诉记者,聋生在舞台上用肢体语言表演,盲生在台下配音,这种表演形式很新颖,在该校尚属首次,“所好聋盲生对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都很熟悉,小学和初中课本中都有涉及。”
“聋生听不到对白,他们用形体诠释;盲生看不到表演场景,他们用语言表达。”特教中心校长徐志辉说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话剧,在独特的创作和表达中,“小小的舞台,让残障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光。”